检索条件

共 14064 条 369 / 938
5521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全县现有堰坝22处,其中东河区2处,中河区14处,西河区2处,西北河区4处。
5522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解放前,农田灌溉赖于龙骨水车、畜力水车,以及戽斗、水桶等传统提水工具,庵东盐区还有少量风力水车。
5523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民国18年(1929)夏大旱,政府在游泾江今樟树乡与彭东乡交界处装抽水机1台,为民灌溉。
5524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慈溪缺水,60年代后期开始,陆续建立17座电力翻水站(包括3座纳咸翻水站),装有电动机和水泵各39台,计动力1316千瓦,主要用于将雨季的余水注入水库。
5525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全县各易涝地段,建有9座30千瓦以上的小型排涝站,安装电动机和水泵各16台,计动力700千瓦,排涝面积85470亩。
5526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喷灌具有省工、节水等优点。
5527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受历史上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影响,部分农田地块大小不一,地面高低不平,河渠紊乱,旱时灌溉困难,雨季明涝暗渍
5528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易旱地主要分布在棉区,因高低不平,旱时无水灌溉或有水难灌。
5529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解放初,全县约有低洼易涝地19万亩,日降雨50毫米即受涝。
5530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解放后至1987年,全县有8.3万亩盐田逐步改建为农田。为脱盐改土,在新改的农田中新建了一批水利设施。
5531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唐代已设官管理水利,宋代由县丞或主簿主修水土,明代设置水利机构
5532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工程管理、海养护管理、水库养护管理、堰坝船闸管理的情况。
5533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民国以前,历代政府无统一水利管理法规。主要湖泊、海塘,或订有管理条文,或立有禁碑,加以保护。
5534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盐业场区、生产、购销、盐政等发展概况。
5535
知识出处: 慈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慈溪县龙头场、鸣鹤场、庵东盐区、其他盐场等盐业场区概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