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446 / 3354
667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很多道理,孔子这样说一番,孟子这样说一番,子思又那样说一番,都这样凭空放在那里。只有自己去体验认证,才能有所得。(叶贺孙)
667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做学问必须先确立大的根本。刚开始的时候很简约,到了中间变得很广大,到了最后又变得很简约。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而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于简约。”所以一定要先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来考察圣贤的想法;读史书,来考察存亡治...
667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求学之人只是要把书读得纯熟,做到功夫纯粹专一而已。读熟了,看熟了,探求意味也就熟了。好比《孟子》《诗经》《尚书》,全都在读的时候下功夫。《孟子》每章说完之后,又自己解说,因为他要说得详尽才算完。他一说就是一大段,所以后来老苏也用它来做文章。...
667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人学习的时候如果不专一,东看西看,那这个心就先散漫了,怎么能够弄懂道理!必须是看《论语》的时候,就专心只看《论语》;看《孟子》的时候,就专心只看《孟子》。读这一章,就不看后一章;读这一句,就不看后一句;这一个字理解不了,就不看下一个字。这样...
668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凡是读书,必须要有次序。比如一章有三句,先理解领会第一句,直至完全贯通透彻;再去研究第二句、第三句,直至完全弄明白;然后把整章反复思考体会。如果没有达到贯通透彻,就去看前人的讲解,再去读第二遍。必须要感到自己有明显的进步,才是真正有收获。...
668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人只读一本书是不会有所得的,要广泛阅读才有收获。《礼记》和《左传》最不能不读。(包扬)
668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儒家经书和读史书是不一样的:史书的内容是道理之外的事迹,看不懂没什么要紧,可以记下来问别人。如果是读经书有疑问,这个就是自己身上的大毛病了。就像人身上受伤了,想要将其忘掉一会也不可能做到。怎么能将之与看史书比做一样,遇到疑问才记在纸上去问...
668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邵浩说:“赵书记说: ‘自从有了见解之后,就只读六经和《论语》《孟子》,其他史书和杂学之书都不必看了。’他说这就好比所谓的买金子就要问卖金子的人,杂货店里哪有金银?不必去问了。”先生说:“如果是这样,就看不见古今成败的经验教训,就是像王安...
668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过去有一部分求学之人,贪求过多苛求收获,要读《周礼》、各种史书和本朝历史,一直在理解领会无关紧要的地方下了许多功夫,不多久自己的身心就颠颠倒倒的,无法安顿好。这就和吃东西相似:将许多杂乱食物不按时节一顿都吃了,于是肚子肠子撑破了,真拿他没办...
668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经典书和注解有不能明白的地方,要广泛联系,相互贯通。等到书上各处都融会贯通了,那就能同类触发而相互贯通了。(万人杰)
668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经典的主旨大意要结合上下文仔细看。至于其中的名词、数目、制度之类,大概知道就可以了,不要在上面下太大功夫,以免对学问有所妨碍。
668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道理明白了之后,即使是读申不害、韩非的书,也能有所得。(李方子)(以下杂论)
668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各位先辈说的话有不恰当的地方(如同张载所说和胡宏《知言》所说),但应当尽力去理解其中不恰当的地方,不应该将其完全委置一边,这样也能扩充自己的志向,增进自己的学识。
668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去理解领会道理,就是要靠勤奋拼过去,不理解就不停下来。“周文王尚且勤奋,更何况寡德的普通人呢?”现在社会上有一些说法,让年轻人有了懒惰的理由。比如说不能轻易议论前辈、不能随便确立观点,这都符合懒惰者的心意。前辈确实不该随便议论,但是讨论...
669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因而谈及读书的方法,说:“暂且先通读十几遍,就已经对文章的意思理解了四五分;之后看注解,又理解了三两分,然后再回头研读正文,又能理解一两分。先前没有理解领会《孟子》,因为他的文章都很长,所以这样读。后来发现他的文章虽然长,但主体意旨却首...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