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445 / 3354
666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我过去跟朋友谈读书,也让他去思索,去寻疑。近来我才懂得,读书只要这样虚心地在上面熟读,时间长了自然有所得,也自然有了疑问。因为熟读之后,自然会遇到障碍、读不通的地方,这是自然而然产生的疑问,值得真正钻研。现在如果先要去刻意寻找疑问,就不会...
666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文字,暂且先自己下功夫,先有了贴切的理解,才能发现疑问和朋友讨论。如果没有朋友,时间长了自己也能有所见解。因为积蓄得多了就能忽然爆发,也自然贯通了,这就是《周易·大畜卦》所说的“担负重任已久,道路豁然亨通”啊。因为积蓄到了极点就自然贯通了...
666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万人杰记录下朱熹先生的话说:“读书必须是先看一本书,然后再看另一本书。如果积累得多了,忽然爆开的时候,收获自然也就大。 《周易·大畜卦》所说的‘担负重任已久,道路豁然亨通’,说的就是这个。”
666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没有疑问,必须要有疑问;有疑问,却要没有疑问,达到这个程度才是有长进。(杨道夫)
666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问:“研究道理常常有疑问。比如诸子百家的话,有的怀疑他是错的,有的又怀疑他是对的,应该怎么判断?”先生说: “不要勉强判断,暂且放下就可以了。”(万人杰)
666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世人的问题是,只知道别人的说法可疑,却不知道自己的说法同样可疑。试着用诘问别人的话来诘难自己,差不多就能知道自己的得失了。(吴必大)
666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向先生请教讲学的言论以传授之。先生说:“圣贤的话,明亮得像日月一样。”又说:“人有想速成的毛病。过去曾经见过一个人读诗集,每次都略过诗的题目不读。不看题目,读的什么诗!我曾经看见龚实之在轿子里只放一本书看,这就是他的专心清净之处。而且说:‘...
666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有了想法就记录下来,不小心丢了文字记录,于是记不起来。先生针对这一情况说:“过去有人年纪大了不识字,然而前一年中细碎的生意来往,都用心记口数,即便写下也没有任何差错。因为他为人忠实,又心思专一不想其他的事情,所以能记得。现在求学之人记不住,...
666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开玩笑的时候引用了几段禅话,说:“一个僧人和别人一起读碑 文,说:’您读的都是字,我读的都是禅。’沩山灵佑禅师写了一封书信, 告诫僧人要修整整齐。有一个四川的僧人最邋遢了,读了这封书信,说: '感觉都是在说我!’善财童子曾参访五十三位善...
667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问先生读各类经书的方法。先生说:“也没有什么方法,只是要虚心平和的阅读就是了。”(陈淳。以下为阅读各种经书的方法。)
667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学习不能逾越次第,不能马虎草率,否则白费力气。必须按照次序,遵循规律去领会,一本经书理解贯通了,其他的经书也就容易看懂了。(李闳祖)
667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圣人千言万语,说的只是当然的道理。怕后人不明白,又写在书上。自从有文字以来,《尚书》中的《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和伊尹、武王、箕子、周公、孔子、孟子都是这样做的,可以说是完备了。只在文字间寻求,每句中都有道理。付出一分努...
667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儒家六经的时候,就当做没有这六经,只从自己身上去寻求道理,其中的道理也就容易明白了。(游敬仲)
667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只顺着主要的道理去看,仔细剖析之后自然能明白,不必刻意从偏僻狭隘的角度去看。《易经》中有阴阳,《诗经》中有正邪,《尚书》中有治乱,都是书上主要的道理,可见读书没有什么奇怪的方法。(徐宇)
667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世人都有私心,圣人之所以留下千言万语,用来扫除人的私心,使人人都能成全其恻隐、羞耻之心。六经并没有加入作者的想法,里面藏一点私心也不行。(甘节)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