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444 / 3354
664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如果有所见解,并不一定就真的正确,不可因此过分执着。不如先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一边,继续努力读书,以求得新的见解。如果执着于最初的见解,那么这个心就被这一点见解遮蔽了。就好像一片洁净的土地,如果在上面放上一件东西,就一定会有遮蔽了的地方。圣...
664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书,不能把自己的见解硬掺杂进去。必须是去除自己的见解,看书上古人所说的意思是什么。比如程颐先生解释《易经》里的“直方大”,是引用《孟子》里的话。这虽然是程先生说的话,但却已经很接近古人的原意了。(甘节)
664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书如果有自己的想法,恐怕也只能是一己之见。就像说粗犷豪迈的人看书,必然以勇敢、刚毅为主导;柔顺善良的人看书,必然以慈祥、宽厚为主导。然而书里什么没有啊!(万人杰)
664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凡是读书,要先明白书里的词句,然后看它说的是否合乎道理。合乎道理就是对的,不合乎道理就是错的。现在人常常是心里先有了自己的想法,却拿别人的话来解释自己的意思;和自己想法不合的地方,就穿凿附会地让它们相合。(辅广)
665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求学之人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附会圣人的言论。(廖德明)
665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就好像向别人提问。想知道哪件事,就要问哪个人。现在却不去问那个人,却只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还说一定就是如此。(包扬)
665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别人的书,不能随声附和一味迁就。我自己认为是对的,才能相信。必须要沉浸其中反复玩味,才能有所见解。不然的话,别人说沙子可以做饭吃,我也说沙子可以做饭吃,这怎么能吃!(廖谦)
665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大体上读书,不要随意联系。如果只是温习旧知识还不碍事,不能把新学的、不熟悉的东西掺进来。(杨道夫)
665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文字不能硬去解说,只能熟悉体会,渐渐就明白了。
665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凡是看圣贤说话,不要逼迫得太紧。(吴振)
665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大体来说看文字,太急迫是不行的。有怀疑的地方,就慢慢思考体会。如果想一下子就完全理解领会,也没有这种道理。(辅广)
665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书,必须是退一步看,才能理解。如果只是一味向前赶着去看,反而会被它遮蔽,反而不能理解了。(王力行)
665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求学之人读书,毛病在只向前赶着看,却不肯退一步看。越往前,越看得不明白。不如退后一步看,却能看得更加详尽。大概这个毛病出在过于执着,不肯放下。这就像审理诉讼:如果心里先肯定乙的主张,那就会去寻甲的不对;如果心里先肯定了甲的主张,就只看到乙的...
665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求学之人不能只守着从前旧有的见解,必须除去了,才能见得新意。就好像清除了污浊的水,之后清水才会流出来。(王力行)
666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到不能理解领会的地方,就应当“清除心中旧有的想法,以之迎接新的意思”,仍然要抓住文章本身来研读。(童伯羽)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