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441 / 3354
660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说:“求学之人读书常常走神,恐怕是基本的功夫没做好,只是以纷扰杂乱的 心境去看,没有用清澈安定的心去读。不如先涵养好自己的心神,暂且把已经熟悉 的义理反复玩味,等到道理贯通,然后再去看书,就自然能理解。读书只是这样。 苏洵自述他自己学写...
660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大凡人看书,刚看的时候容易分神,道理也没有真正入心,还没有办法。等到看书 定心的时候,才进入状态,但又只是和印书的刻板上的内容一样,都不能灵活。不 能灵活就不能真正应用。必须反复玩味,到纯熟之后,才能灵活,才能运用,才能 有受益处。如果只是...
660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不要整天思考书本,那恐怕就是逼着自己的心去理解了。需要空闲一会儿,养养精 神,再来看。(陈淳)
660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闲下来的时候,暂且静坐,让自己心态平静神气安定,这样道理也就逐渐清楚 明白了。(李季札记录说:“大约心态平静气息和顺,才可以思考道理。”)这是 全身精神汇聚的地方。比如看《大学》中“在明明德”一句,就要常常提醒自己把 心放在这里,以后的...
660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凡是读书,一定要诵读,不要只是思考。口中诵读,则心里安闲,道理自然出来。 我刚开始学习,也是这样,没有其他的方法。(甘节)
660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说:“求学之人读书,要收敛身体,挺直正坐,慢慢阅读,轻轻吟诵,虚静心 神沉浸玩味,结合自身反省察验。”又说:“读一句,就要深入体会理解这一句, 想想我将来在哪里能用上。”又说:“书上是对的要看,不对的也要看;精深的内 容要看,粗浅的内容...
660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必须是虚静心神切合自身。虚静心神,才能理解圣贤的意思;切合自己,那 么圣贤的话才不是空话。
660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说:“看书一定要虚心。不要确立自己的见解,一会儿就容易理解错误。”又 说:“虚静心神,切合自身。虚静心神则理解道理透彻,切合自身,自然会体悟出 道理。”(潘时举)
660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圣人的话,都合乎天理自然,本来就平坦浅易明明白白地放在那里。只是因为人不 虚心地去读书,却只在外面捉摸。等到看不懂的时候,就把自己的意思说出来,当 成是圣人的意思。(陈淳)
661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圣贤的言语,应当虚心去看,不能先树立自己的成见,两种看法对立了就走偏了。 不读书的人当然不必多说什么,读书人的毛病往往是这样的。(陈淳)
661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书,一定要虚心看,不要先确立自己的观点。把一段看懂了,再看下一段。就像 审理诉讼,必须听当事人说完了,之后才能做出决断。(泳)
661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前人的文章,还没能领会其中的意思,便轻率地确立自己的观点,极其坏事。因 为这样做不但得不到正确的义理,还白白浪费心思和精力。不如虚下心来静心细读 ,那修养心性、寻究探索的功效,就能一举而两得。(潘时举)
661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大致而言,书上的义理,必须是虚心地按照书上本文的意思去理解。(吴必大)
661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遇到难处,必须要虚心地研究探索其中的意思。有时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最终 却是在没有思考过的地方得到解决。(游敬仲)
661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问:“像先生说的那样,认真探索寻求经义,将来还会有其他的见解吗?”先生说 :“如果你说的是佛家所说的那种可以窥知别人想法的法术,那是没有的。读书是 让我们体会到和圣贤想法相合之处。”又问:“您所说的‘寻求义理,要虚心地读 书’,不知道什么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