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437 / 3354
654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书要熟读。所谓书,只是同一本书。但是读十遍时,和读一遍时的理解认识终究不 一样;读百遍时,和读十遍时又不相同了。(潘履孙)
654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做人是做人的事,读书是读书的事。大体上说,一个人读书,如果读了十遍还不懂 ,那就再读二十遍。还是不懂,那就继续读三十遍。读到五十遍时,必然会有所见 解。读到五十遍,仍然迷迷糊糊茫无头绪,那才是真的天生愚笨。但现在的人都没 读到十遍,就推说自...
654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李敬子说先生教人读书的时候说:“既然已经有所了解了,必须再读百十遍,使书 上的内容和自己水乳交融,话说起来也更响亮。现在求学的人书都没有读熟,怎么 会有收获!”(李方子)
654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不能心里暗记遍数,遍数够了就停下来。(吴寿昌)
654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说:“‘用反复诵读把所学的东西贯穿起来记忆。’古人读书,也必定要记很 多遍,才能贯通。”又说: “读书,要向着一条正路走下去。四面虽然有好看的 地方,不妨看一看,但这不是要紧的。”(萧佐)
654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温公给一个求学之人回信,解说做学问的方法,举了《荀子》中的四句话:‘诵 读一定的遍数以便熟悉它,深入思索以便贯通它,把自己设想成当事人用心体会它 ,除去书中的糟粕以便保养它。’《荀子》中这句说得很好。‘诵读遍数’的话, 想来古人读书也要读...
654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黄山谷给李几仲的信上说:“不去认真考察自己对于各种经书、各种史书,哪一种 最熟悉,现在的求学者喜欢博览,然而问题在于不能精深。泛泛读过一百本书,不 如精心熟读一本。如果还有多余精力,再去读其他书,那么涉猎到的篇章也能精通 。因此以我为主体去...
654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看这一本,就要对这一本理解精深;看得不精深,其他文字也都看得草率了 。一本书看得精深,其他的也就容易看。黄山谷的信里说的读书法很好。(陈淳)
654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求学之人读书如果一味贪多,就会对书中的道理理解不透。读书需要仔细,要逐句 逐字落实。如果粗略地看书,不深入思考,就会觉得没有什么疑问。可这不是真的 没有疑问了,而是没有理解透彻,不知道有疑问。老年人和少年人读书是不一样的 :年轻人精力有余,...
655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书最重要的是读,读多了自然通晓了。现在就是对书上的内容心里能想到,写在纸 上,也没什么用,最终也不是自己的,关键还是要读。也不知是为什么,自然心意 与道理相合,身心舒畅,自然记得牢。即使认真看过,心里思考过,也不如读。读 来读去,开始不懂得...
655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说:“读书的方法:读完一遍,再思考一遍;思考一遍,又再读一遍。诵读, 之所以能帮助思考,是因为它能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书上。如果只是嘴上读,心 里不思考,怎么看也记不仔细。”又说:“只因现在书印刷得多,人们就往往不用 心读了。汉朝的时候...
655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现在人读书之所以草率马虎,那是因为印刷的书多了。古时候的书都用竹简,除非 是很有实力的人才能拥有书。如果只是一介书生,哪里能购置得起!所以后汉的吴 恢想要用竹简写《汉书》,他儿子吴祐进谏说:“这本书如果写成,要用车辆来运 。当年马援用车运薏...
655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讲授讨论一篇文章,必须透彻地理解。要把这篇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相融合才 可以。要能做到放下书本,书上的道理都在心里,都能说得出来,才好。(游敬仲 )
655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不要说知道了就放下。而今看一千遍,见解会不一样;再看一万遍,见解又不一样 。必须做到没有书本的时候,书上的章节顺序都这样清清楚楚地记在心里,才好。 (李方子)
655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放下书本,却没有把书里的一点内容放在心里。(黄升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