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432 / 3354
646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周元卿请教:“用心读书时,有时这半页的时候心思还在书上,下半页忽然就开始思考其他的事。嘴巴虽然在读书,心思却在别的地方。怎么才能把心思放在书上呢?”先生回答:“这样最不可取。所谓‘不诚无物’,即使当时在读书,也和不读没什么区别。”
646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前辈们说:“读书不可以不尊敬。”恭敬便能做到精诚专一,心思才不至于散漫走失。
646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文字,必须把心定在书上。如果心思不在书上,就和没有看一样。正所谓“看却没有看见,听却没有听到”。
646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闲暇的时候,适合到安静的室中安然静坐,这样才能做到心平气和,可以思考求索书中的义理。
647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杨至之的问题是读史书的时候没记性,得读三四遍才能记得,而后不久又忘了。先生说:“只是读第一遍时,就要用功,要当最后一次读,读完了这一回不再读了,这样便能记住。从前有个读书人,读《周礼疏》,读完第一页就把这一页烧了,读完第二页又把第二页烧了,...
647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如果做不到恭敬,讲习学问就没有稳定的根基。
647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却是孤身独居的时候才好用功,这样才能做到精纯专一,才能看得透彻明白。
647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人要做学问,千头万绪,怎么可以没有根本和纲领?这正是程颐先生教诲世人“保持恭敬之心”的原因所在。恭敬,就是提醒自己的心,让它光明,所有的事理无不照亮,时间久了自然会刚健有力。
647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做不到持守恭敬之心,看道理都是散的,不能集中到这里。
647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定不下心来,所以理解不了道理。现在暂且不要读书,而要先把心定下来,使它静如止水,明亮如镜。昏暗的镜子怎么照得清东西呢?
647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有学生问:“读书时心思散乱,怎么办?”先生说:“这就是心神难以把握的地方了。过去把《中庸》中‘诚,贯穿在万事万物的始终,没有诚心就什么都做不成’说给直卿听:‘比如读十句书,前九句用心能记下,心不分神,那是心在这九句里下了功夫,这就是诚,是心...
647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因为讲论读《大学》,而回答“思虑经常被打乱,很耽误工夫”这个问题。他说:“只需要把‘恭敬’的功夫做足就行。恭敬是保持时刻清醒的好方法。怀恭敬之心,什么事都能做下去。现在的人都不理解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却要领会别的事情,还...
647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问汪长孺(名德辅)在读什么书,汪长孺把读《大学》中的一些疑问讲给先生听。先生说:“只是因为你轻率造成的。你不只读圣贤书是这样,说话和评论人物也是这样,如果没有恭敬之心,都会如此。”
647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只是因为专一的功夫欠缺。
648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陈肤仲的书信中说:“读书,固然能帮助人收摄心志,然而现在的人都是读书的时候才能收心,不读书的时候就被其他事转移了注意力,那么心思凝聚的时候就比较少,心思放逸的时候会比较多。为什么不把读书时约束心神的做法应用在其他地方?让自己无论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