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420 / 3354
628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吕祖谦的书信中说:“求学之人对于圣贤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潜心体会,反复探究,要深入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这些将来自己都会用到,怎么能不常存于心?程颢先生‘玩物丧志’的说法,就是用来劝诫谢良佐只注重记诵圣人言论而不理会其中道理的毛病。谢良...
628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袁枢的书信中说:“一定要虚心谦卑,力求把道理理解得清楚明白。不要好高骛远标新立异,一味轻率地吹毛求疵。”
628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范文叔的书信中说:“过去经书没有确定的解说,所以读书时不可能没有疑问。现今各种解说纷纷问世,讲解的人也大多自以为是,又让人不知该向谁请教心中所疑。不过只要反复地细心体会,领会圣贤的真实意图,正确的道理不会处于内心之外,如此便自然能...
628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游诚之的书信中说:“读书玩味义理,一定要严格制订学习计划,也要放宽心思。时间久了自然能读出书中的味道,不可以追求速成的功效。”
629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柯国材的书信中说:“大体上读书,都要因循先儒的解说,来疏通文义而认真体会,使它融贯于内心,自然领会其中的意味,这样就可以了。如果旧有的解释说不通,而自己偶然间生出新的见解,也无妨。但如果在古人的解释之外,刻意寻求所谓的自我见解并确...
629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许顺之的书信中说:“大致而言,经书上的文义,先儒已经说尽了。因为古今人情本来差别不大,文字语言本来就是这样。但是有自我心得的人,能看出当中意致情趣的不同。他的解说也并非刻意要和众人有差别,所以不要想着标新立异,恐怕这样会偏离正道义...
629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又说道:“读书大概只是就事情本身加以理解体会,看它语意是怎么样的,不必过于做晦涩深奥的解说,而失却了圣贤的本意,这样自己的用心也会不正,而陷入支离破碎的怪僻境地,造成不小的危害。切记以此为戒,只向简单易懂、平白朴实的地方去理解领会。”
629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又说:“向着浅显易懂、切合实际的地方仔细玩味探究,要从没有味道的地方品尝出味道,就会知道什么是回味无穷。”
629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王近思的书信中说:“对古代圣贤的言论,逐字逐句反复仔细探究,仔仔细细加以体会。不要匆匆忙忙地做出解说,追求急功近利,如此久而久之自然会有融会贯通的地方,从而了然于胸而没有疑惑。”
629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又说道:“对于德性高、学问深的前辈说过的话,要选取其中精练扼要的观点,反复用心体会,时间长了也不要忘记,这样自然有心领神会的地方。不能随便穿凿附会,否则恐怕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以致最后难以收拾。”
629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魏元履的书信中说:“《论语》能够读出味道,其他经书也会迎刃而解。圣人的言论,平易当中自有精湛深微的地方,不能穿凿附会急于求成,也不能敷衍了事等闲视之。而是要把心放到朴实平淡的状态,去仔细玩味探究思索,并且以清虚恬淡、减少事端来长久...
629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又说道:“平常读书,只因为心中偶然有了见解,不能与固有解说一致,所以不得已才说了出来;又担心将其遗忘,所以不得已又用笔记了下来。如果读书之前就有标新立异的心思,有了这个想法心思就已经向外跑了,如此怎么会有意味呢?”
629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程允夫的书信中说:“读书能剖析精湛深微的地方,探究体会的时间长了自然会纯熟,这样面对各种观点的差别自然也不会迷惑,反而会成为我磨砺学问的资本。”
629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陈明仲的信中说:“读书应该择取先辈儒者旧有学说当中在理的部分,反复探究领悟,早晚沉浸体会,让它和经书正文的意思融会贯通,在心中和谐融洽,然后才能有益。不必每一段都要树立新观点,这样做仅仅只是好看罢了,但实际上未必会在心上有真正的收...
630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胡实的信中说:“平心静气、反复探究而后慢慢思考,自然能够体会出义理明白稳固之处。不必勉强树立观点,白白浪费心思和精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