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414 / 3354
619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给张敬夫的书信中说:“对于圣贤的言语,如果都只在匆忙中草率地读过,没有仔细体会,那么得出的见解就都不会精细明察,这怎么能不警惕呢!”
619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邱子野的书信中说:“‘观’的意思,是指看到后马上下结论;‘玩’的意思,是反复思考以至于舍不得放下。”
619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黄子耕的书信中说:“在经史中找简单容易下手的地方。这个没技巧,只是把已经学过的反复加以体会,不厌其烦地重复。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意义和味道越来越深远,义理和情致也越来越明白。此外以前没有学到过的,也有与自我修养、对待他人相互贴切的实际...
619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回复宋深之的书信中说:“读书一定要能分辨精细粗略和收获缺失,这才对自己有益。如果只是泛泛而读,不过是枉费精力罢了。”
620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对王过说:“做学问必须专一下功夫,精力不可太过于分散。”还列举出儒家之外的几句话说:“‘运用心志专一不分散,从而达到心神凝合’,‘心力集中在一处,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620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做不到精细深入,只是因为不够专心。
620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本文收录了辅广所编部分和张洪、齐熙续编部分的朱子读书法虚心涵泳研究。
620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写信给吴伯丰说:“近日体会到读书没有其他方法,只能摒除个人的臆断,逐字逐句按照圣贤的本意去理解,明白晓畅即可,不往里面添加任何闲言杂语,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收获。按这种心态所理解的,全部都是圣贤真实的意思。不然,就是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过是自...
620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写信给黄榦说:“精舍里相聚,讲得都不成条理。读书不领会书中的主要意思和正统脉络,却将精力放在零碎意思上,以致错误零乱的见解相互纠缠。以这种错误的方法去理解,只会增添更多的错误。因此常想起吴伯丰,心中不免怅然若失。”
620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胡伯逢的信中说:“大体而言,读书必须虚心静气、从容揣摩,观察思考圣贤写文的本意是什么,然后跟随文意的远近、浅深、轻重、缓急来为之解说。如《孟子》所说‘以意逆志’,这样才有所得。假如把先入为主的观点放在心里,而把圣贤的言论拿来曲说自...
620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回复某学者的书信中说:“读书的方法,只有笃定心志谦虚谨慎,反复思考揣摩玩味,才能见功效。近来看到一些学者随意轻率地穿凿附会,更执着于此以为定论;或者只听信传闻,不加考证。以至于日日诵读圣贤之书,却不懂圣贤的真实意图。他读的书、说的话,...
620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尹焞先生的弟子曾经记述尹先生在读书时说过:“口中背诵,心中体会,就好像是说自己的话。”这是因为功夫到了,所以背诵圣贤的话,和说自己的话一样。
620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陈淳请教研读经书的方法。先生说:“没有方法。只需要把心安定下来,然后自自然然地去读就行了。理解不了,就先放一放。等到思路清晰再拿出来看。”又对潘子善说:“你读书时喜欢议论,这是先拿自己的观点看书,而不是用圣贤言语来陶冶自己的心胸,争这些不好...
620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现在的求学之人还没有仔细揣摩圣贤著书立说的要旨用意,便要凭空妄想设立观点,就好比吃东西肚子原本没饱,非鼓着肚皮说自己饱了。如果真的饱了,却未必说出来。
621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现在的人喜欢写什么“铭”、作什么“赞”,于自己的本分有什么益处呢?既然没有认真读书,揣摩体会圣贤的立言意图,今天说的是这个话,明天说的还是这个话,怎么能得到所谓的真知灼见呢?务必以此为戒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