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410 / 3354
613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必须能读出圣人的言外之意。
613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研究义理有困难,既要把心放宽,又要把心收紧。不放宽,就不能看到义理的宏大雄浑;不收紧,就不能看出义理的细致周密。荀子、扬雄能通晓文章大意,却无法看出他们在义理上的宏大雄浑。
613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书,不是看一处就能明白道理的。就跟吃药相似,只吃一服药哪能把病治好?必须是一服一服地吃,吃多了之后,药力自然就发挥出来了。
613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圣人的话,无论大处小处,或精辟或粗疏,都没有什么缺陷。”又说:“圣人的话,自然是粗细、轻重都安排得当。”
614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沈叔晦的书信中说:“做学问而不读书,这固然是带有偏见的论断,然而中年精力有限,与其广泛浏览而宽博摄取,不如纯熟读书而精进深思。进步一尺我就得到一尺,进步一寸我就得到一寸,这样才不枉费功夫啊。”
614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做学问只有一个途径,再没有别的方法。只要纯熟读书且精进深思,久而久之自然有见地。重视自己听到的,践行自己知道的,时间长了自然有进步。
614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纯熟读书且精进深思。既然已经知道书的内容,还要不断提出疑问。这样努力不止,才可能有所进步。如果自以为这样就行了,那么最终也不会进步。
614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论语》首篇,就是读书并玩味道理的样板,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途径。请务必像这样用功,不必过分计较功夫与收获。
614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林伯和的书信中说:“讲习学问没有不把《论语》和《孟子》放在第一位的。而读《论语》和《孟子》,又必须一章一章反复熟读、精心思考。想不通时,再参考各位前辈的解说,以激发自己的智慧与见解。像程颐、程颢两位先生讲得非常贴切的地方,也要读得...
614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余隅的书信中说:“读书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精心思考,此外再也没有什么机巧可言。
614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胡季随的书信中说:“读书如果不能做到精湛纯熟,那么很长时间也难以入门,必然会受一些浮夸言论的影响。”
614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路季章的书信中说:“读《论语》《孟子》正文时,要坐得端正且诵读纯熟,口中诵读且心里思考。虽然已经知晓文意,也须一个字一个字地思量一番,洗涤五脏六腑中的愤恨之气,保管以后有进步的地方,不会只停留在今天这个水平而已。”又说:“读书需要...
614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杨至之的书信中说:“熟读一部经书,仔细理解领会,有疑问就思考,不明白就请教,这样差不多才有进步。如果只是这样泛泛地翻书,就难免强行解说。即使说得对,也没什么用,况且说得没有丝毫联系呢?”
614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赵履常的书信中说:“读书容易忘记,这是读书人的通病,无药可治。只有少读一点,深入思考,做到文义贯通,或许能起点儿作用。”(另外,先生答复陈旦的书信内容也与此类似。)
615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廖子晦的书信中说:“最近有些朋友随意解说做学问的方法,然而读书尚且记不住正文,讲解时不懂文字的解释方法,沿袭陈旧的方法敷衍应付,时冷时热没有恒心,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年龄一年一年老去,学到的东西都忘光了,又没头绪可以延续下去,实在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