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409 / 3354
612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到一处是这样的,不能就认定是这样,暂且先把它放放,先去研究其他地方的话,相互看得多了,再相互参照,自然能够理解通透。比如圣贤,他说的千言万语,虽然不同,但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暂且将圣贤说的话拿来看,这句是这么说的,那句又是那样说的,把每一句...
612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凡是看文字,各家说法有不同的地方,最值得看。比如说甲是这么说的,那就拉住甲,让他说个清楚明白;知果乙是那么讲的,也把他拉住,让他把所有的想法都说出来。了解完两家的观点,再参照对应深入研究,必定有一正确的从中出来。
612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凡是看文字,各家说法有不同的地方,最值得看。我过去看文字时,专门看这些不同的地方。比如谢良佐先生的说法可能是那样的,而杨时先生的说法则是这样的,到底谁说的有见地?谁说的有失误?有见地的原因是什么?有失误的原因又是什么?
612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论语》时必须结合着《论语精义》来看。先看一段,再看第二段,然后将两段比较,看谁得谁失,谁对谁错。再用前面的方法拿第三段来比较。然后再综合这一章的解说全部进行比较。其中必有一家的解说符合圣贤本意,或者有两种说法,有三种说法,甚至四种、五...
612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文章中的重要问题,能痛下功夫深入理解三五处后,疑虑必然能迎刃而解。
612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这里的义理都是广大无穷的,需要拿出来横看竖看,仔细探究。”又说:“道理关键在于人如何看。竖看是一种状态,横看又是另外一种状态。”又说:“凡是看文字,不能只关注偏颇生僻的地方,必须全面周密研读。读到理解上四通八达没有阻碍,才能有进步收益。”...
612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的时候,专门看精微细密的地方而舍弃转折变化的地方,固然不可以。但专门看转折变化的地方而舍弃精微细密的地方,也不可取。必须是结合自己来下功夫,等到心里有了收获,再来看书中的言语,真的就是糟粕了。但刚开始不能就把它们看作糟粕,只能期望自己...
612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看《四书章句集注》时,不能漏掉紧要的字眼。因为其中的注解有平铺直叙的,有转折变化的,也有至关紧要的。我解注经书时,每一个字,都要反复权衡,然后才敢写出。
612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黄榦编著《论语通释》一书,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一章时,记述说:“我的老师朱熹先生专心撰写《四书章句集注》的情景,我曾经亲眼目睹。有一个字用得不准确,有一句话讲得不流畅,他都会反复深思,不断更改,有时候一两天也休息不了,经常夜里静坐到三...
613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学者用恭敬之心读书,首先要诵读熟悉正文,也能记得注解,能精准、熟练背诵下来。对于注释中解释文章意义、解释文中所涉及的事物和名词典故的地方,以及语义相互贯穿承接的地方,都能够记得清楚,就像是自己写出来的一样,只有这样才能反复玩味,才能在理解和...
613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有人说:“现在每天都是悠闲自在。”先生说:“现在就说悠闲自在,心态平和,那也只是轻浮泛泛。这个功夫需要在大火中炼,把它炼得通红,融成针汁,再浇铸成铁块,才行。现在只是表面锻烧了一会儿,里面还全然生硬,不听自己使唤,能有什么用?必须达到想让它...
613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学者读书,不一定非要自己立论,能记住前贤与各家的解说,也可以。现在看自己的见解,终究还是不如前贤。一定要尽量记住各家解说,才有个依托处,这样义理才记得牢固,内心也能安顿下来。心始终放在上面,时间长了自然能了解得透彻熟悉。现在各位看起来还好,...
613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唐代的理财专家刘晏到处都能看到商机,就好像能看到钱在地上流动,可以想象他对理财之道有多么熟悉。我现在看圣贤的言语也是这样,仿佛能看到圣人的心思,一片片地从我眼前飘过。
613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的道理,是下功夫越多,收效就越大。先前艰难而后才会有收获,先前付出而后才会有所得,都是这个道理。
613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读书,必须有自己的见解,才能不断进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