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406 / 3354
607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回复宋容之的书信中写道:“选择文字最为精练并且当下最需要读的书,只读一本。每天根据自身能力只读一两段,等一段理解透彻后,又看下一段。一本书这样读完了,再换另一本。读书时首先心态谦虚气息平和,并且熟练诵读精心思考,让每一字每一句都有着落...
607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论语》一天只看一段,如果大致能通晓,就一天看两段。必须专心攻读,从早晨到夜里,即便不读,也要沉浸其中深入体会,使之始终放在心头,就像有件事没做完一样,到晚上还把它拿出来仔细推敲。虽然一天只能积累一段,但天天如此,时间长了自然就会文义贯通,...
607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我曾说现在的人读书,要像汉儒那样读,也好。汉儒专攻一家之言,读得非常仔细。现在的人刚读了这一本,又去读那一本,结果都理解不了。
607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现在的读书人,还没看到这里,心思已经到了后面。才看到这里,就想丢开去看新的,这样做其实只是自己不想做到真正的理解。应该来回徘徊恋恋不舍,好像舍不得离开一样,才能真正理解。
608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如果能做到沉潜专一,认真阅读文字,就这一条也是修身养性的方法。
608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对杨道夫说:“看起来心思专一,读书仔细,自然而然会有长进,各种病痛也能自然消除。”
608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问胡安之:“《论语》读了多少?”胡安之回答说:“这两天在和别的书混着看。”先生说:“这样怎么会有长进?读这一本书,就专心地读这一本,才行。即使它冷得像冰,而另一本热得像火,也不能舍弃这一本而改读那一本。”
608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林退思的信中说:“明白读书要循序渐进,太好了,太好了!但是也必须只读一本书,先从贴近自身容易理解之处入手,字字详加考证,句句周密推论。上句探求完了,再读下一句;前一段穷究完了,再读后一段,这样才能真正地将书读遍,无所不通。能够让自...
608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回答孙仁甫的书信中说:“读书这件事,可以成为收摄身心的辅助。然而如果不遵循次第且态度严谨,也不会有什么益处。如今我为贤能的人提供一个建议,应当在日常应用间努力下功夫。读书穷究道理,需要订立细致的课程,用充分的耐心踏实进修而不要急于理解...
608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陈謩的书信中说:“做学问是终生的事情,并非在短期就可完成。只要按照次序讲解明白,着着实实长期坚持,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间断,这样坚持得久了,自然会有收获。不能太过于功利,像商人放贷那样,时时想着利益。
608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本文收录了辅广所编部分和张洪、齐熙续编部分的朱子读书法熟读精思研究。
608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有人问:“看先生的注解,能大体上读懂原文的意思,但做不到完全理解。”先生说:“只要继续看得熟悉。”又说:“要把经典原文看得滚瓜烂熟,其中的意思自然一天天理解了。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就把它记下来,过段时间再拿出来看。”
608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论语》这本书,越看越觉得有滋味。如果泛泛去读,虽然也能说得过去,但恐怕谈不上有益身心。凡是读文字,要了解古人用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比如前辈写文章,一篇之中需要看他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杜甫诗中说:“更觉良工心独苦。”绘画也如此,一般人看画只...
608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前没有理解领会《孟子》,是因为它每一章都很长,所以这样读。后来才发现,它的每一章虽然都很长,但主体意旨首尾贯穿,熟读之后其中滋味自然就显示出来。
609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现在的学者看文字,往往不熟练,又怎么能做到贯通?张载先生说:“读书一定要能背诵。精神集中的时候通常发生在半夜,或静坐的时候。不记住,就谈不上思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