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89 / 3354
5821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程氏经说》阐述了孔子的学问就像高远的上天,普通人的见识与之相去太远太远了。他的门人弟子们既然在身边受教,就更了解他学问的高远。但是如果让人感到他的学问高不可及,那么向往之心就会懈怠。所以孔子教人,常常依照所教对象的水平施教。
5822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一阐述了小孩子一切的爱好都会改变其学道之志。至于说到书法,是和儒者最切近的事,然而一旦爱好了,也会丧失学道之志。
5823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一阐述了胡瑗在湖州做教授,专门设置治道斋,学生中有想学习治国之道的人,在治道斋中学习研究,所学内容如治民、治兵、水利、算数之类。他曾说刘彝善长水利,刘彝后来累次从政,都因兴修水利有功。
5824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一阐述了大凡要立说垂世,要得意思涵蓄深厚,不让明白德义的人厌倦,不让不懂德义的人迷惑。
5825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二上阐述了周公把它用到乡人身上以教其民,用到邦国中以教其臣,天天使人听到它。但这样的诗,语言简约深奥,今天的人不容易理解。 所以我想另作新诗,大略说明教育童子洒扫、应对、事长的节目,让他们早晚歌唱。似乎对他们的学习应有...
5826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二上阐述了张载用礼来教学生是最好的办法,使学生们先有个守身持心的依据。
5827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三阐述了对学生们讲他的见识尚未达到还不能够理解的道理,不仅他不能深刻透彻理解,反而会将高深之理也看成浅薄了。
5828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五阐述了舞而中节,射而中的,就能看出一个人的诚心。古代圣贤教人,无非使之成就自身德行。从洒扫、应对上,便能培养人的诚意,按此诚意做下去,就能做到圣人所做的事 。
5829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六阐述了从“平时不可以让孩子看到你在说谎”以上的教育,都是用做圣人之事来教育人。
5830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八阐述了先传授什么后传授什么,君子教人有一定顺序。先传授那些小的近的,而后传授那些重要的远大的。并不是先传授以近的小的,而后不教他远的大的了。
5831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阐述了解说古书肯定不合古意,反倒使人浅薄。学者应该潜心进去,反复思考,从从容容,游于其间,涵泳持养,至于透彻理解,自己领会。现在却一次说完了,只是 把书给教得浅薄了。至于汉时说的董仲舒放下帐子讲诵,也未必是解说古书...
5832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阐述了后代的人从童子时起就有了急急地追求利欲之意,怎么能够向善。所以古人一定要使他四十岁才出仕,然后从善之志才能定。只是去营求衣食却没有什么害处,只有利禄的引诱最害人。
5833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八阐述了只因为圣人之道不倡明于天下,所以这些人才不能有所成就。
5834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八阐述了学者应该深思,深思以后不能明白,然后给他说透就好。但初学者应该给他讲,不然不仅他不明白,也会阻碍了他好问之心。
5835
知识出处: 近思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出自《正蒙·至当》阐述了仁的极致,是爱人之道的极致。自己不首先勉力以明礼,那么众人没有表率,圣人之道不能弘扬,教育也就无法成就。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