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35143 条 2022 / 2343
30316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1年,峄县总工会拨救济粮在陶庄办起了陶庄炼焦厂。建厂初期仅有18名工人,7个明火池。1952年发展到119人,产焦炭7150吨。
30317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3年,陶庄炼焦厂迁到薛城,并更名为薛城炼焦厂。
30318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5年,开始使用洗打煤机代替手工洗打煤,并于同年10月建成了2座开滦焦池。1956年有职工318人,产焦炭3.4171万吨。
30319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6年,薛城生建焦化厂建成投产,年产能力10万吨。1958年后扩建,年产能力达30万吨。
30320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大办钢铁的兴起促进了焦炭工业的发展。在滕县,组成了济宁专署滕县煤焦指挥部和炼焦团。
30321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是全市炼焦工业大发展的一年。峄县人民政府投资7.7万元在枣庄兴建郭里集焦化厂,当年7月建成,部分投产,有职工486人。年底,64座明火池全部投产,共产焦炭3.9489万吨。同年1月,还投资7.6万元兴建山家林焦化厂,9月建成投产,...
30322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薛城焦化厂(又叫滕县第一焦化厂)有职工3275名,拥有359座开滦池,500个明火池,10座红旗2号焦炉,7套联合洗打煤机,36套收油设备,年产焦炭35.8397万吨,在全国焦炭行业中居于首位。
30323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滕县焦化厂称滕县第二焦化厂,最初于1958年5月由滕县先锋焦厂、滕县商业局焦化厂和滕县第一中学焦厂合并而成。合并时有职工21000人,149座焦炉,设计年产焦20万吨,1958年产焦炭为6.8047万吨。
30324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0年下半年开始,大小炼焦厂纷纷停产。
30325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1年8月至9月,郭里集焦化厂、枣庄焦化厂先后下马。
30326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2年,薛城焦化厂停产关闭。
30327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3年,生建焦化厂停产。
30328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4年山家林焦化厂下马,全市各地的大小炼焦厂至此全部停产。
30329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5年,国民经济开始在调整中复苏,当时全省每年有13万吨的焦炭缺口急待填补。
30330
知识出处: 枣庄市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10月,滕县南沙河焦化厂恢复生产,有工人1400人。1967年产焦1.1195万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