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740 条 324 / 1383
4846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北郝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处。因居南郝村北侧故名北郝村。历史悠久,村西弥陀寺内有汉代牡丹和芍药数株,枝高花大,颜色奇异。
4847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十里铺位于乡境西部,在乡政府驻地西偏南2.3公里处,明朝初年,“九省大御路”由村中穿过,因距新县城10华里,故称十里铺。康熙年间,又有程村铺之称。
4848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黄泥前街位于乡境东南部,在乡政府驻地东南3.5公里处,建于汉朝,传说王莽赶刘秀时,这里是一片泥水沼泽,故得名黄泥,后为区别北黄泥村和中黄泥村,定名为南黄泥村,1962年一分为二,本村因居南称南黄泥前街。
4849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黄泥后街位于乡境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3.5公里。原与南黄泥前街为一个行政村即南黄泥村,1962年一分为二后,本村居北称南黄泥后街。
4850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神头村位于乡境北部,在乡政府驻地北偏西1.5公里处。元代是一个大村,东西有三里之长,经元末明初烧杀抢掠,村庄大部成为废墟,只剩村西头两户人家,为纪念死难的村民,遂更村名“剩头”,后改“圣头”,村民多感此名不雅,再改村名为“神头”。
4851
邢村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邢村位于乡境东北部,在乡政府驻地白阳村东北2公里处,建于周朝初年,古时候“百里为王”,本村距古邢国首府正好一百里,是邢国的边缘村,定名邢村。
4852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柏乡县龙华乡下属的自然村庄。
4853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龙华东龙华乡政府驻地。该村原与龙华西村为一个行政村,即龙华村,历史悠久,该村王氏祖金末定居此村,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4854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龙华西与龙华东村原为一个行政村,1962年一分为二,因其居西,故名龙华西村。
4855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疃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1.5公里。村民以农为主,解放前农业生产条件极为落后,粮棉产量很低,村民生活困苦,解放后特别是70年代后,村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养殖业也有所发展。
4856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前渤海营位于乡政府驻地北偏东1.2公里处,本村地势低洼,古时有两条河道由西向东流去,到村边汇成一片汪洋,形如小海。又据传说,宋初三关名将杨六郎在此驻营,故名“渤海营”。
4857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后渤海营位于乡政府驻地北偏东1.5公里处,原与前渤海营为一个行政村。1937年,渤海营分两个村,该村居后(北)街名“后渤海营”。
4858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十五里铺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偏北2公里处,是个古老的村庄,东汉章帝元和三年(86)奉诏在该村西侧建有一座光武庙,从此即有人在庙东旁居住,初名光武庙村。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县城由高南迁,因该村顺“九省御路”,距新县城十五华里,故名十五里铺...
4859
马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马庄位于乡政府驻地正北2公里处。宋朝初年把守三关的名将杨六郎曾在该村饲养大批战马,白天到龙华村西马场操练,夜晚兵马均在此居住,后在马棚处建村,名为马庄。
4860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赵菅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北2.2公里处。该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传说战国时代的赵简子曾在这里居住,因而得名赵简村,后又谐音改为赵菅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