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740 条 322 / 1383
4816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黄泥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南偏东3公里处,该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建村时因其地黄土泥泞,故名黄泥村,因北有北黄泥,南有南黄泥,本村居中,遂定名中黄泥。
4817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柏乡县南路乡下属的自然村庄。
4818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鲁东系乡政府所在地,本村附近几个村,均以鲁字加上各村方位命名,但鲁字来历失考。西南鲁村1962年以村中心南北街为界分为两个行政村,因本村在南北街东侧,故名西南鲁东村,1995年更名为南鲁东村。
4819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鲁西位于乡政府驻地西侧。与南鲁东村原为一个自然村即西南鲁村,1962年分村后,因居南北街西侧,故名西南鲁西村,1995年更名为南鲁西村。
4820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东里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北偏西1.2公里处。原名大庙里村,以村中大庙而得名,后分为二村,因其居东故名东里村。
4821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西里村位于乡政府驻地北偏西1.5公里处,与东里村原为一个自然村,分村时因居庙西故名西里村。
4822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西施庄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据传,东施庄和西施庄两村中间原有一座三官庙,其中僧徒众多,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在庙中施舍饭食,周围贫困之人为就餐方便,即搬至三官庙东西两旁居住,后渐成村庄,因居庙西侧故名西施庄。
4823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东施庄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3公里处。历史沿革与西施庄相同,因其居三官庙东,故名东施庄。村民以农为主。
4824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鲁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处,土质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村民以农为主。
4825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东南鲁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0.5公里处。农业是该村的支柱产业,农作物以粮棉为主。
4826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柏乡县南阳乡下属的自然村庄。
4827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阳村位于乡境中部,系南阳乡政府驻地。约建于北宋年间,村北午河南岸有一座石塔(该塔于1956年午河加宽时拆除),名“中阳塔”,旁居10户,村名“中阳村”。因本村址于中阳村南边,故名南阳村。
4828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北阳村位于乡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处。建于北宋年间,因居“中阳塔”北侧,故名“北阳村”。
4829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北孙村位于乡境西部,在乡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处。建于元朝初年,据本村明嘉靖年间关帝庙碑记载,本村以孙姓居多,定名孙村。因午河南岸还有一村同名,故本村定为北孙村。
4830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孙村位于乡境西部,在乡政府驻地西偏南1.5公里处,地处新午河南岸。建于明朝初年,据本村修庙碑记,孙姓户数居多,故名孙村,为区别于北孙村,遂定名“南孙村”,现孙姓已绝。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