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636 条 116 / 976
172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的地震测防工作起步较晚,加之机构的撤并更迭及人力、财力等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显薄弱。自1975年之后,这项工作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根据“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多路探索,加强地震预报和工程地震的研究”的方针,成立了县地震测防专业机构,对...
172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气象测报是预防自然灾害的手段之一,县内气象测报技术、内容、项目及设备近十几年来逐年有所改进和提高,积极为各行各业服务和预防减灾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县内的气象测报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设备的更新和技术力量的不断壮大, 气象预报的...
172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志主要讲述了卓尼县的文化艺术志,介绍了卓尼县的文化机构设置沿革、民间文艺和文艺创作等内容。
172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主要讲述了卓尼县的文化机构设置沿革,介绍了卓尼县的文化行政管理机构、文化事业机构、文化企业单位和文艺演出团体等内容。
173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讲述了卓尼县的文化行政管理机构,介绍了县文教局沿革、县广播电视局和县档案局等内容。
173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讲述了卓尼县的文化事业机构,介绍了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广播站和县档案馆等内容。
173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讲述了卓尼县的文化企业单位,介绍了县电影发行公司、县新华书店、县影剧院等文化企业单位。
173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讲述了卓尼县的文艺演出团体,介绍了县业余剧团、“11•30”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甘南州第一次业余文艺调演卓尼代表队等文艺演出团体。
173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历代均为羌、吐谷浑、吐蕃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淀积了丰富浑厚的民间文化层。这些民间传统文艺瑰宝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品等等,放射着夺目的绚丽光彩,成为卓尼文学艺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73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讲述了卓尼县的民间文学,介绍了卓尼县的民间故事、童谣和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的内容。
173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民歌在整个藏族地区别具一格,尤其是藏族民歌,与卫藏、安多、康巴等地的民歌相比,有它的独特之处。另外,卓尼的土族民歌、汉族民歌也颇具特色。
173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民间舞蹈的蕴藏相当丰富,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奇特别致,令人叹为观止。介绍了卓尼县的藏族舞蹈、汉族舞蹈、土族舞蹈、法舞和巫舞等民间舞蹈。
173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流行在卓尼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完全作为图案,作窗花供人欣赏,另一种则是为了描作、刺绣而剪的图案原型,俗称为“花样子”。窗花图案大多流行在汉族地区和一些汉藏杂居区,这些地区在地理上多与邻县插花、接壤,彼此相互影响,吸收发展了...
173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虽有丰富的民间文艺遗产,但历来文化落后,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才蓬勃发展起来,文艺创作的业余和专业队伍也日益成长壮大。国家在各大专院校为卓尼培养输送了大批的文学艺术骨干,他们在卓尼这块土地上扎根开花结果,为繁荣卓尼的文艺事业作出了贡...
174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讲述了卓尼县的文学创作,介绍了卓尼县的文艺创作团社和文学创作队伍等内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