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636 条 652 / 976
976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卓尼县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于1988年5月18日至20日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27人,其中列席代表10人,特邀代表2人。大会审议了第五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六届县妇联委员会委员25人,常委7人,主任、副主任2人,同时选举产生出...
976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3年9月,恢复民政机构,设立卓尼县民政局,在人员配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加强。
976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民国16年(1927年)大旱,境内农区田禾枯槁,颗粒无收,牧区牲畜饿死大半翌年复遭雹灾,粮食减产十之八九。入冬牧区瘟疫流行,牲畜死亡严重。盼国民政府和地方土官赈济无望,灾区广大人民群众只有通过抢收、补种、挖野菜、扫麦穗等进行生产自救。有的远...
976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53年6月至8月,境内柳林、洮南、沈北、北山、录竹等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干旱、霜冻、冰雹以及洪水和病虫灾害,受灾群众1451户,767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8469亩,其中14347亩农田颗粒无收,死亡损失大小牲畜450头(匹、只),冲毁民...
977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88年7月,卓尼县城及柳林地区发生特大洪水,483间房屋倒塌,1124间房屋沦为危房,死亡41人。灾情发生后,得到国际友人的援助,日本捐助赈济款7.5万美元(合人民币25万元),为受灾群众修建住房96间,解决了20户无家可归灾民的困难。
977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为了缅怀革命烈士,纪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献身精神和光辉业绩,1958年建成卓尼县烈士陵园,占地820平方米,建筑面积96平方米,安葬烈士124名,其中在1958年平叛斗争中光荣牺牲的解放军战士101人,其它23人。
977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6年经中共甘肃省委批准,为中国革命事业光荣牺牲的民族起义领袖肋巴佛烈士修建纪念亭,纪念亭位于卓尼县城洮河南岸郭牙川山麓,占地92平方米,建筑面积37平方米,院内正中耸立刻有肋巴佛烈士的生平事迹石碑1方,西侧为陈列室,四周花草树木成荫。...
977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1年4月成立卓尼县劳动人事局,在机构设置和劳动管理等方面趋于规范和完善。
977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7年5月,成立卓尼县劳动服务公司。
977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7年5月,成立卓尼县劳动保险局,隶属县劳动人事局,为劳动管理职能机构。
977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90年5月,劳动服务公司改为卓尼县就业服务局。
977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90年5月,社会劳动保险局改为卓尼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977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5年成立卓尼县安全委员会,配备专职干部1人,主要职能是负责职工劳动安全保险。
977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7年5月成立卓尼县社会劳动保险局,负责管理全县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就业保险以及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的统筹和发放工作,劳动保护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障工作开始纳入规范,沿着制度化轨道运行。
978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位于县境柏林乡石达滩村委会与漳县金钟乡大车厂村委会交界的梯子沟、捎马沟、磨沟等地,耕地、草山等区域纠纷时有发生。1971年双方因耕地发生争议,1977年1月卓尼县在磨沟筹建了柏林牧场,时年漳县金钟乡组织人力在磨沟地区越界开荒。酿成纠纷乃至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