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151 条 323 / 1011
4831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王平水于一九三七年初到陇东工作,先在固原县的草庙子区委工作,不久调镇原县的马渠区委工作。这两个区都是“西安事变” 前后开辟的新区,属三岔工作委员会领导。一九三七年六月成立镇原县委,王平水调镇原县委工作。一九三八年初,又调庆阳县委工作。本段内...
4832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段以回忆录的形式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分区陇东特委的成立经过。
4833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段以回忆录的形式记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陇东分区陇东特委和陕甘宁边区的庆环分区党委合并的前后经过。
4834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王平水于一九三七年初到陇东工作,先在固原县的草庙子区委工作,不久调镇原县的马渠区委工作。这两个区都是“西安事变” 前后开辟的新区,属三岔工作委员会领导。一九三七年六月成立镇原县委,王平水调镇原县委工作。一九三八年初,又调庆阳县委工作。本段内...
4835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段内容是王平水在陇东做地方工作共约两年半的时间的一些回忆片断。记述了王明路线对陇东工作的危害的情况。
4836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段内容是王平水在陇东做地方工作共约两年半的时间的一些回忆片断。记述了纠正王明路线影响的情况。
4837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六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以后,东北军由陇东撤走,红军于十二月底接防了陇东部分地区。我们的教导师(即抗大步校)进驻庆阳。红十五军徐海东部驻驿马关。为了迎接红四方面军过河,红军组织了援西军。援西军司令员为刘伯承,政委是张皓。党中...
4838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李铁轮在陇东特委工作的回忆录。当时特委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放手发动群众运动、三、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四、大力进行宣传教育,扩大党的政治影响几部分内容。
4839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中共陇东特委于一九三七年成立,中央组织部派我去担任特委组织部长,我于八月初到达特委所在地——庆阳县城。当时特委书记是袁国平同志。一九三八年春,袁国平同志调往新四军, 由我继任特委书记。不久,陇东特委改为地委,由中央直接领导改为陕甘宁边区党委...
4840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从七七抗战开始到武汉撤退这个时期,由于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发展,为陇东工作创造了比较顺利的条件。特委书记袁国平同志以教导师师长和陕甘宁特区政府驻陇东办事处主任的名义公开活动,奔走于国民党官吏的上层,有时到西安,有时到兰州,一方面向林老、谢老请...
4841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西安事变后,红军驻防到陇东地区就已经停止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阶级斗争,但这并不是自己束缚自己手脚,不去发动群众的革命斗争,而是在新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下,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以充实和发展革命基本力量。陇东特委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4842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当教导师驻进庆阳之后,庆阳城内八大家(大地主)的首户冯翊清有汉奸嫌疑,阴谋反对红军和共产党。我们党发动群众进行了揭发和斗争后,将冯逮捕惩办,给群众以很大支持,伸张了革命正气,打击了反动势力,从而也对地主士绅们起了分化作用,顽固者受到打击,一...
4843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凡是红军八路军驻防的地区,城乡群众经过宣传动员,都参加了抗日救国会的组织。县市抗日救国委员会经过选举产生,党的民运干部多被选入,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经过抗日救国委员会得到贯彻执行。
4844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陇东统战区的国民党县区政府、联保主任、保甲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向群众分摊捐税。捐税苛重而不公平,甚至巧立名目,加重负担,几次引起民众的不满与抵制,进行请愿示威,包围国民党县区政府。
4845
知识出处: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国民党的片面抗战政策是害怕群众,不要民主,不顾民生。在陇东也是如此。我党与之相反,坚持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力争扩大民主,适当改善民生,满足群众的基本要求。除抗日救国委员会采取民主形式外,在统一战线合法条件下,一些民事纠纷,依靠群众讨论解...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