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151 条 307 / 1011
4591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I型2式带扣,是在腰带两端相接处的两个左右相对的带扣中,其中一枚的一侧有穿孔,这样便可只用一条窄带来系结,腰带一端的窄带可以通过另一枚带扣之穿孔,绕回来再系结。它是由I型1式发展而来的。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同心倒墩子19号西汉匈奴墓出土的...
4592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I型带扣,颇似班固《与窦将军笺》所称的“犀毗金头带”之金头,因为I式金属带扣装在腰带两头,具有明显的装饰作用。至于所称的“犀毗”,颜师古在《汉书·匈奴传》中解释说:“犀毗,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又《楚辞·大...
4593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Ⅱ型带扣,既有系结用的穿孔,又有固定的扣舌。在我国北方匈奴、鲜卑等草原民族中广为流行,除宁夏、内蒙古屡有出土外,在匈奴居住过的南西伯利亚地区也多有出土。从外形轮廓看,有圆形、长方形、马蹄形与不规则形等。按使用情况,Ⅱ型带扣可分作二式:Ⅱ型1...
4594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Ⅱ型1式中的圆形带扣,在春秋时期至战国早期的杭锦旗桃红巴拉1、2号墓中已经发现。关于它的来源,“其直接的借鉴应得自内地马具中之扣具”③。关于这一点,可从陕西凤翔马家庄1号春秋中晚期建筑群遗址之车马坑内出土的金质和铜质“圆策”得到启迪,都在圆...
4595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Ⅱ型2式带扣,其形状有马蹄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三种。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和吉林榆树县老河深两地之鲜卑墓所出土的马蹄形带扣,它们皆为铜质鎏金并饰以鲜卑神兽纹,是Ⅱ型2式带扣中的有代表性的作品。此外,南西伯利亚出土的时代约属战国的不规则形怪兽噬马纹...
4596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Ⅱ型带扣,大约相当于古籍中所称之带鐍。《说文·角部》谓: “鐍,觼或从金、矞,”“觼,环之有舌者”。段玉裁注:“环中有横者以固系”则鐍是有“固系”之舌的括结具,与此型带扣的性状大体是相合的。
4597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Ⅲ型带扣装有活动的扣舌。按照使用情况,也可分作两式:Ⅲ 型1式,单独使用;Ⅲ型2式,成对使用。Ⅲ型带扣,也是受马具用扣具的影响而制作的。始皇陵2号兵马俑坑T12出土的陶鞍马腹带上所见之扣具,已装有活动扣舌。①Ⅲ型1式带扣最早见于西汉,比如云...
4598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Ⅲ型2式带扣,多见于晋代。比如辽宁朝阳袁台子东晋墓、江苏宜兴元康七年(297年)周处墓均曾成对出土。
4599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Ⅲ型1式和2式的括结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根据孙机先生的研究,宜兴周处墓所出Ⅲ型2式带扣及同出之带具,其系结方法与老河深105号墓出土带具相同。③ 虽然这里的窄带贯穿的是装活动扣舌的带扣,却依然要折返回来将多余的部分于腰腹中部打结下垂。...
4600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带钩与带扣都是腰带头供系结之物,本是中原地区普遍流行之物,在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地区,它常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共出,与青铜带扣配合使用或交替使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出土数量较多,仅凉城县毛庆沟楼烦墓地就出土有16件,其中铜带钩13件,铁带钩三件。...
4601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带钩是将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巧妙结合的生动体现,一方面它是腰带上的构件,起着括结腰带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制作者审美观念的外化形式,内中蕴寓着美的意味和对美的追求,使目睹者产生美的愉悦。
4602
身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第三类是身饰。包括有头饰、耳饰、项饰和手饰。饰于头部和颈部的珠饰,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十分普遍,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古墓中常见的出土物。比如杭锦旗桃红巴拉狄人古墓群出土石串珠349枚,凉城县毛庆沟狄人、楼烦古墓出土各类料珠200枚。其他如乌拉特中...
4603
头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头饰,一般是冠帽或头巾上的饰物,前文提到的准格尔旗西沟畔汉代匈奴墓地4号墓出土的头巾上的装饰品便是典型一例。此外,凉城毛庆沟3号墓和5号墓死者头颅周围的料珠,看来原来也是死者的头饰。
4604
项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项饰,一般只出土于比较讲究的墓葬中,看来比较富有的人才戴项饰。项饰的种类颇多,见于古墓的古代游牧民族的项饰,有金项圈、银项圈,和由各种串珠组成的项链等。
4605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金项圈共出土三件,其中阿鲁柴登出土2件(其中1件残),西沟畔2号匈奴墓出土一件。西沟畔匈奴墓出土者,是用金条围成的,长1.42米,重达502.5克,绕周圈套于颈部,非常豪华壮观。一般说来,金项圈、金冠或头饰成套共出,看来是达官贵人的墓葬。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