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5151条
基础文献
24条
析出资源
4902条
图表
1641条
人物
5246条
机构
3条
事件
2361条
地名
9条
专题
4条
作品
909条
实物
5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丝绸之路与东察合台汗...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
兰州解放五十年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榆中县教育志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七...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
敦煌文化
话说陇西堂
永登教育志
街巷旧事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检索条件
共 15151 条
297
/
1011
4441
曼德拉山党项人岩画制作方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曼德拉山党项人岩画,依制作方法看,可分两种:其一,是敲凿而成的,这是蒙古草原上一种传统的作画技法;另一种,是用铁工具的锐尖在石皮上划刻的线条而构成的图像。划刻的作画方法,在北方草原民族的岩画作品中较少用,而且始用的时间很晚,大约自唐代突厥之...
4442
六、内蒙古蒙古族和汪古部的顾姑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汪古部是金元时代及其之前活动于今内蒙古阴山东段地区的一个部族,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以及大青山之南的呼和浩特市区、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凉城县、卓资县、土默特左旗等地,建立过一个封国,与成吉思汗家族“世...
4443
七、内蒙古蒙古族石雕人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蒙古族是历史上东胡的后裔,《旧唐书》作蒙兀,《新唐书》作蒙瓦,起初居住在我国东北额尔古纳河流域。到辽、金、元之世,蒙古族逐渐居住于今内蒙古各地。
4444
祭祀遗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祭祀遗址位于元上都西北约35公里,分布在一座大致东北—西南走向的小山脚下,四处祭祀遗址依山排列,各遗址之间相距350—900米不等。每处祭祀遗址均由石围墙、祭台和小室、汉白玉石雕像组成。四个石人,除一个已残成碎块外,其余三个虽头部残失,保存...
4445
蒙古族墓地立石人之俗例证之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例证之一,是近年来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正蓝旗哈登胡硕苏木查干敖包发掘出元代石人三个。三个石人出土于祭祀遗址,是元代皇家的祭祀之地。
4446
三个石雕像服装上的云、龙、花卉图案具有典型的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三个石雕像服装上的云、龙、花卉图案,具有典型的元代特色。元代蒙古族上层人物所着服装的质地、色泽和图案,等级甚严,原则上是:“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②这里石雕像服装纹样,云、龙、花卉各有侧重,规格划一。元代天子的质孙服一般饰四龙,龙的样子为...
4447
蒙古族墓地立石人之俗例证之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例证之二,是笔者于1993年在多伦县上都河乡石人沟发掘出土的元代石人,其地在元上都西南10公里。石人已偃卧于草丛中,其地有两座墓,墓表堆有石块。石人系花岗岩质,端坐于交椅上。头部已残失,但头的碎块犹存。石人右手捧杯,项部有两道串珠。
4448
蒙古族墓地立石人之俗例证之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例证之三,是笔者于1993年在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拉马哈达元代墓地上见到的五个石人像。这五个石人像,各具特色。
4449
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拉马哈达元代墓地石人之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石人之一,头已残失。坐于高椅上。身着长袍,腰束串珠式腰带,右手捧杯于胸前。
4450
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拉马哈达元代墓地石人之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石人之二,在扁平的长石板上,仅刻出一个头形轮廓,眼、鼻、口备具,很像一张面具。
4451
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拉马哈达元代墓地石人之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石人之三,花岗岩质,风化严重。坐于高椅上。身着长袍,束腰,右手捧杯,置于胸前,左臂下垂。
4452
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拉马哈达元代墓地石人之四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石人之四,坐于椅子上。系一老妇,头上蒙巾,着交领长袍,袖口窄小,紧束于手腕,乳房隆凸,右手执杯,举于胸前。
4453
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拉马哈达元代墓地石人之五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石人之五,已移至东乌珠穆沁旗所在地乌里雅斯太镇之西公园内,花岗岩质。坐于高椅上,身着长袍。头上有圆帽,五官备具,颧骨微凸,尖下颏,蒙古族脸型。右手捧杯类容器,左臂下垂。
4454
蒙古族墓地立石人之俗例证之四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例证之四,位于正蓝旗哈登胡硕苏木塔日根西勒。石人系女性,面部扁平,圆脸,双辫,双乳房和腹部突起,裸体,富有女性的典型特征。
4455
蒙古族墓地立石人之俗例证之五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例证之五,是正蓝旗阿尔善图牧场的两个石人。石人之一,端坐于高椅上。头戴圆帽,身后露两条长辫。右手捧杯或碗之类的容器,左臂下垂,至肘部回折于腹部。石人之二,系裸体女人像,两乳隆凸,圆脸,东胡系脸型,似表示坐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