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5151条
基础文献
24条
析出资源
4902条
图表
1641条
人物
5246条
机构
3条
事件
2361条
地名
9条
专题
4条
作品
909条
实物
5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榆中县教育志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七...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
敦煌文化
话说陇西堂
永登教育志
街巷旧事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丝绸之路与东察合台汗...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
兰州解放五十年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检索条件
共 15151 条
291
/
1011
4351
阿拉沟出土的塞文物兽面银带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兽面银带饰其中近矩形的两块,上面一兽面形。另有盾形的三块,饰牌中心为一石榴花形图案,中部一梨状孔,孔洞下为兽面,鼻孔、嘴、须等图案备具。
4352
阿拉沟出土的塞文物方形承兽铜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方形承兽铜盘一件。出土于壁龛内,下部为喇叭状器座,上部为方盘,方盘中央立二兽,似狮形。其制造方法,是首先铸出立狮、方盘、器座等,而后将三者焊接成一体。这种方足承兽铜盘,过去新疆未曾出土过。
4353
第三章 北朝至唐代的草原文化艺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这个时期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突厥、回鹘、吐蕃等,承袭前代游牧人的艺术,发扬光大,将游牧人的艺术推向高峰。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成就是新疆、内蒙古的石雕人像,新疆回鹘的龟兹(今库车)乐、疏勒乐、高昌(今吐鲁番)乐、悦般乐、伊州(今哈密)乐等,盛极一...
4354
一、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 远古时代游牧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每个民族都认为自己是最美丽的,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在还未被社会发展水平所淘汰的阶段中,是表现本民族人民形象的精神基础。每个民族在其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一般说来,是先从自己形体的装饰开始的,尤其是发式和衣着成为主要的审美形式。新疆的文物考古...
4355
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中的人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中的人物,汉族和少数民族人物的装束、衣冠风貌各有特点,互不相同。壁画上多处有少数民族的形象,例如前室护乌桓校尉出行图有边行边猎的乌桓族。北壁乐舞百戏图中有髡头赭衣的人物同一武官正在交谈的场面。自墓门甬道右壁起到北壁有众多髡...
4356
魏晋南北朝新疆地区游牧人的衣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魏晋南北朝新疆地区游牧人的衣着,大概与甘肃嘉峪关壁画墓中所见人物画衣着相接近,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是河西鲜卑人的装饰:垂发赤足,短衣窄袖。新疆吐鲁番发现有且渠封戴的墓,且渠氏为匈奴族后裔,墓中有四件生动的泥俑形象,很有特点,从脸型出发,抓住...
4357
哈喇和卓98号墓出土的一件木俑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哈喇和卓98号墓出土的一件木俑,身着左衽、窄袖、长及膝部稍下的袍服,应是西域制式。见于该墓中的男主人长及颈部的剪发,其俗来于波斯,新疆于阗、焉耆等地也有梳剪发者,高昌剪发式大约与之有源流关系。
4358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妇女服饰“略同华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妇女服饰“略同华夏”②,比如96号墓出土的木俑,上穿短襦,下着曳地长裙,即与中原襦裙装束无殊。妇女的发式,常见的是垂髾环髻,从阿斯塔那98号墓壁画中的妇女发式看,似以辫发盘就,这正是《册府元龟》外臣传所记高昌妇女“女子辫而...
4359
鲜卑的服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鲜卑的服饰,还可见于敦煌莫高窟第285窟墨书题记下的供养人像。其中一高鼻长髯长者头裹幅巾,后有数青年头戴卷沿毡帽。另有一身头后垂小辫,皆圆领小袖褶,白布裤,乌皮履,腰束鞢〓带,着褶裤,脑后垂小辫。
4360
二、新疆、内蒙古的突厥石雕人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石雕人像,就是用石料凿刻成的类人型艺术品。它的别名甚多,如有“石雕”、“石人像”、“石雕刻”、“石像”等,其他如“鹿石”,在内涵上虽与“石雕人像”稍异,但在性质上也有密切关系,并存在着源流关系。石雕人像主要分布于北亚草原的色楞格河流域、叶尼...
4361
内蒙古草原的突厥石雕人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内蒙古草原的突厥石雕人像,与新疆的石人像有很多相近之处,但从总体上讲,也有明显区别。这个地区的突厥石雕人像,有一小部与新疆石人像完全一样,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巴音朱日和苏木保罗忽洞两个石人像,与新疆突厥石人像几乎毫无二致,尤其与新疆蓄八字胡...
4362
新疆和内蒙古等地的突厥石雕人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新疆和内蒙古等地的突厥石雕人像,是欧亚北大陆草原上石人世界的一部分,在其以北及以西辽阔的草原上,到处都有突厥或其他民族的墓地石人。为了说明新疆、内蒙古石人在欧亚大草原所占的地位及其与毗邻地区石人的关系,特将蒙古苏赫巴托省和中亚某些地区的石人...
4363
突厥人类型的伏洛瓦齐人类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伏洛瓦齐人类型,依现有资料可分两个亚型。即:立姿和坐姿。伏洛瓦齐人是突厥人的一支,约在公元11世纪前后越过伏尔加河,散居于南俄草原。伏洛瓦齐人类型两种亚型的共性是:均出土于公元12世纪前后;均在伏洛瓦齐人昔日活动的区域;表现手法类似,眼、眉...
4364
突厥人类型的蒙古人类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蒙古人类型,如前面表二编号15—22等所介绍的,可分两个亚型:立式和坐式,但以后者居多。坐式又有蹲坐、盘坐和坐椅之别。坐具有凳和椅。早期多坐于凳,后期多坐于椅。椅子有由高向低发展的趋势,多数作品当属金元之世。
4365
蒙古族发源于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河畔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蒙古族发源于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河畔,约于金代迁移于内蒙古中、西部。石人像之面部特征,具有蒙古人的特点:眼细长,面部扁平,圆脸,高颧骨。有头戴圆帽,坐椅子之习。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