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5151条
基础文献
24条
析出资源
4902条
图表
1641条
人物
5246条
机构
3条
事件
2361条
地名
9条
专题
4条
作品
909条
实物
5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榆中县教育志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
兰州解放五十年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
丝绸之路与东察合台汗...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
街巷旧事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话说陇西堂
敦煌文化
永登教育志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七...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
检索条件
共 15151 条
281
/
1011
4201
群兽形金饰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群兽形金饰件是由若干个动物组合而成的动物图案形,各个动物形经过变态和抽象,已分辨不出动物图像的原形。其背面錾刻有金”三字,得知其为西晋时拓跋鲜卑部大人猗拖所有之物。据《魏书》记载,拓跋禄官时,拓跋鲜卑分为三部,“以文帝之长子桓皇帝讳猗拖统一...
4202
动物形金饰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动物形金饰牌与上述金饰件同埋于小坝子滩土窖中。似是以四个马为主体构成的图案形,四角各一头,身躯作连体状。往上似人形,表示骑者,下面似一动物头形。
4203
鲜卑人的时代特征与其工艺水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鲜卑人的时代特征与其工艺水平基本上是同步的。大约在汉代时,鲜卑人的金属工艺品以青铜为主要原料,汉代几个大墓群出土物中,均以青铜器为主,足以证实这一点。西晋至北朝,黄金制品则显著增多,这不仅与墓主人的社会地位有关,也与鲜卑人的冶炼技术有关,因...
4204
和林格尔县另皮窑岀土野猪纹饰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和林格尔县另皮窑岀土的野猪纹饰牌,则先在模子中灌铸岀包金部分,待冷却凝固后再灌铸铁芯。主体纹饰凸面隆起,高差较大,灌铸之后,外层金皮也厚薄不匀,至边缘才成为厚薄适中的金片。铁芯则灌至所需厚度,并取得背部平面和做出铁钮。脱模之后, 保留2—3...
4205
鲜卑金饰牌上的镶嵌技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鲜卑金饰牌上所显示的镶嵌技术,既反映了时代特征又是民族特点在镶嵌艺术方面的反映。“镶嵌之术,先秦已经产生,但镶宝石、珠饰以晋代为盛,并有镶金刚石者,是为希腊、罗马,东向输入我国和东南亚”。鲜卑人从西晋到北朝繁缛而又鲜艳夺目的镶嵌装饰,既受我...
4206
鲜卑人焊接连珠的工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鲜卑人焊接连珠的工艺,不是一种偶然或孤立的文化现象,无论从西方传来的文物中或南方地区出土的东晋、南朝的金银器皿上都可以见到,前者如大同市小站北魏墓出土的波斯银盘上巴拉一世身像的颈部,有连珠纹一周。②后者如南京尧化门南朝梁墓出土器物上,也可见...
4207
鲜卑族是爱美的民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鲜卑族是爱美的民族,除用各种金银饰牌外・还喜欢用饰珠串连一起套在颈部,出土饰珠甚多,其形或长、或圆、或扁、或呈长条形等,用木、琥珀、琉璃、绿松石、贝壳、玛瑙、水晶、角质等材料磨制而成,中间均有圆孔,供系绳之用。此外,还有玉环、玉石片等。内蒙...
4208
鲜卑人的陶器以侈口舌状唇壶为主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鲜卑人的陶器以侈口舌状唇壶为主,另有侈口舌状唇罐等。陶器表面,除素面外,大部分有纹饰,纹样各式各样,种类十分繁多。以内蒙古科左中旗六家子鲜卑墓群出土的陶器为例,有篦纹、马纹、八字纹、压印凸起纹、凸起纹带、网纹、水波纹、凹弦纹、磨光暗纹、斜方...
4209
牛耕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牛耕图是当时的耕作场面:前面画一头身涂红色的耕牛挽犁,后面跟一人扶犁耕作。又后画一人执锄破土。其下用朱红彩画出三道并行的波浪状纹,表示耕过的痕迹,其间有三只小鸟掠地飞行。在扶犁人之后,有一雄鸡,昂首振翅,形象生动。可见当时,在朝阳一带的鲜卑...
4210
墓主人端坐图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墓主人端坐图像位于北壁中间,画面仅存头像部分,余皆残失。男主人在左,头戴高冠,八字胡须,须尖卷翘,面容庄重肃穆;女主人居右,头束髻,两鬓垂发,面目俊秀。据《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谓:鲜卑妇女,结婚时“先髡头”,再“养发分为髻”。这大概就是鲜...
4211
山林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山林图平地突兀四座高山,重重叠叠,山巅及山腹均画有参天大树,大约象征着死者生前占有广阔的田庄和山林。
4212
家居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家居图位于东壁中间,反映的是死者生前的家居生活。男人在左,身着朱红色衣,黑领袖;女主人在右,披发至肩,身着花衫条间色裙。二人左右分立于窗侧。窗户作两圆相交形,中饰菱花格。
4213
七、辽宁出土的乌桓青铜艺术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乌桓或曰乌丸。《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载:“乌桓者,本东胡也,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三国志•乌丸鲜卑列传》引《魏书》所载同。可见乌桓之名最早见于汉初(前2世纪),最早居地为乌桓山。
4214
西岔沟乌桓古墓群出土品十分丰富多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西岔沟乌桓古墓群出土品十分丰富多采。墓地占地约8000 平方米,约有古墓450-500座,发掘存留下的墓葬63座,清理和岀土文物13850余件,以中心墓区的墓葬分布最密,大量的兵器、马具,精美的装饰品主要出土于此区。各种服饰品皆按其佩戴及用...
4215
卧马纹铜饰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卧马纹铜饰牌一匹卧马,前后腿盘曲于腹下,马头上有凸状物,应是马头饰,马背上似立着ー鹰状物,以示马在静卧。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