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5151条
基础文献
24条
析出资源
4902条
图表
1641条
人物
5246条
机构
3条
事件
2361条
地名
9条
专题
4条
作品
909条
实物
5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
兰州解放五十年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
话说陇西堂
敦煌文化
街巷旧事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永登教育志
丝绸之路与东察合台汗...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榆中县教育志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七...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
检索条件
共 15151 条
278
/
1011
4156
诺木洪文化是甘、青青铜时代又一种文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诺木洪文化是甘、青青铜时代又一种文化,因首先发现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县诺木洪搭里他里哈而命名的。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南部一带。以搭里他里哈遗址为例:铜钺形制较奇特,平面略呈马蹄形,穿有五个圆孔,在孔下饰有成排丁字形的突棱饰,一面还饰有方格纹。...
4157
九、甘肃、青海等地羌人、西戎的陶塑艺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青海、甘肃等地羌人和戎人的彩陶艺术中,曾提到甘、青地区已知的马家窑、半山、马厂、齐家、辛店、卡约等不同的文化类型都是羌、戎人的文化遗存。在这些文化遗存中,除出土有大批彩陶器之外,还伴随有许多陶塑艺术品出土,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新石器时代至...
4158
马家窑文化又称甘肃仰韶文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马家窑文化又称甘肃仰韶文化,各遗址中出土的陶塑人面,虽 然表现手法比较稚朴简单,但这是马家窑文化的人们用雕塑形式 来表现自我形象的作品,因此是弥足珍贵的,有的既是羌、戎先民 的实用生活器具,又是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工艺美术品,在我国伟大的艺术...
4159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以秦安县邵店大地湾出土的一件为例,陶瓶为细泥红陶,自腹部以上施有浅淡的红色陶衣,陶瓶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腹的下部向内收曲。双腹耳已残。瓶高31.8厘米。 瓶口呈圆雕的人头像,人头塑造得细致生动。头发刻画精细,前额垂着一...
4160
人头形器口红陶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人头形器口红陶瓶。以秦安县寺嘴出土的一件为例,从这件陶瓶的器形和纹饰特征看,属于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距今约有 5 000年左右。瓶为泥质红陶,器表施一层橙黄色陶衣。表面略加打磨。双耳已残。器高26厘米。
4161
陶塑人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陶塑人面。天水县柴家坪出土过一件,是陶器顶部残存的一部分,残高25. 5厘米。是用泥质红陶塑成的。陶塑人面的外表有一层浅而薄的红色陶衣,但大都脱落,现仅有微痕而已。额头狭小,额上的发部微向前突。眉毛修长,两眼为雕空的横长圆形孔,距离较近。鼻...
4162
第二章 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草原文化艺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中国北方草原,当历史的车轮驶入青铜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即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初之时,北方草原的古代居民由狩猎业已进入畜牧时代(个别地区进入了农业时代)。当时的游牧民创造了在当时世界上堪称先进的文化艺术,最有代表性的艺术花朵是青铜艺术、岩...
4163
一、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纹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哲里木盟和辽宁西部朝阳地区,存在着夏家店下层和上层两种青铜时代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一般人们认为是东胡人的文化遗存,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早于夏家店上层文化的另一种青铜时代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上有多种纹饰:绳纹、篮纹、划纹、附...
4164
陶器彩绘纹样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在大甸子陶器彩绘纹样150余种中,尽管各种纹样千差万别, 但从宏观上观察,约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绘于中心部位的主体纹样。通常只画在主要画面上。按图案结构,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酷似动物面目或徽帜形象的图案,在构图上,结构复杂,单元画幅较大,...
4165
二、内蒙古的北狄艺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狄亦作翟,春秋前,长期活动于我国北方草原,并与当时的齐、 鲁、晋、卫、宋、邢诸国有频繁的接触。公元7世纪时,分为赤狄、白狄、众狄三部,各有支系。因为他们主要活动于北方草原,故又统称为北狄。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曾是中原人对北方各少数民...
4166
青铜服饰环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环饰岀土十余件,纹饰有交错弧形纹、连续交错弧形纹、连 续“S”纹等。
4167
青铜服饰兽头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兽头饰作兽头的正视形象,两耳上竖,双眼圆睁,尖嘴。背有纽,供缀连于衣服上。
4168
青铜服饰品青铜服饰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双鸟纹饰牌可分两种式样:或两鸟头反向连接呈S形,两鸟纠结在一起,着重表现了眼和喙;或将鸟形抽象化,失去了鸟的原形,鸟头变作涡状纹,背有纽。
4169
青铜服饰品纠结动物纹饰牌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纠结动物纹饰牌是由两种不同的动物纠结而成的,上面似低头的马头,嘴、眼、耳备具。在下方伸出一头,似蛇或蜥蜴类动物的头,构图简略。
4170
青铜服饰品扣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
类型:
正文
扣饰共岀土 129件,各墓均有出土,原是作扣子用的,其形或如梅花瓣状;或状如铜泡;或如中间鼓起的纽扣;或作由五个圆泡组成的花瓣形。背皆有纽,以便缀于衣服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