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
兰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兰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5151条
基础文献
24条
析出资源
4902条
图表
1641条
人物
5246条
机构
3条
事件
2361条
地名
9条
专题
4条
作品
909条
实物
5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
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一...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
兰州解放五十年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
甘肃文史资料选輯第二...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九...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五...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
街巷旧事
伏羲文化渊源考辨
丝绸之路与东察合台汗...
敦煌文化
话说陇西堂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七...
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十...
永登教育志
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
榆中县教育志
检索条件
共 15151 条
216
/
1011
3226
3.榆林窟第33窟及莫高窟第169、165、1...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榆林窟第33窟是五代十国时期开凿的(清代重修),面向东,前室为一面坡式,主室为覆斗形窟顶。甬道南壁上绘有垂幔图案、男性供养人2位与侍从1位, 北壁绘垂幔图案与女供养人2位及侍从1位(图16)。以前的研究认为,这两位供养人像是曹元忠父子与曹元...
3227
4.图像的演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以上以图像分析和编年的相关问题为主要线索,探讨了绘有孔雀明王的敦煌石窟壁画。现将其作一总结和梳理。目前能够确认的敦煌石窟孔雀明王像共8例,分布于:莫高窟第133、165、169、205、208、431、456窟及榆林窟第33窟。除了属于晚期...
3228
四、小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综上所述,在印度,孔雀明王像从一面二臂发展至一面四臂、三面六臂,而在敦煌,有依据汉译经典的一面四臂像,依据了汉译经典和梵文文献的一面六臂像,还有忠实于梵文文献的一面二臂像,这几种图像基本并行出现。其背景,想来应是曹元忠、曹延禄作为归义军节度...
3229
芒康、察雅吐蕃佛教石刻造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根据已发表资料,2009年芒康、察雅两县吐蕃石刻调查之前发现并确认的吐蕃佛教石刻造像地点共计17处,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以及印控克什米尔等地区①。其中,以西藏东部、青海西南部、四川西北部地区最为集中。
3230
一、以往吐蕃佛教石刻造像的发现与分布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根据已发表资料,2009年芒康、察雅两县吐蕃石刻调查之前发现并确认的吐蕃佛教石刻造像地点共计17处,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以及印控克什米尔等地区①。其中,以西藏东部、青海西南部、四川西北部地区最为集中。
3231
1.西藏自治区目前发现并确认的吐蕃佛教石刻造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1 )昌都地区察雅县丹玛札摩崖造像,浮雕,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二飞天、一龙王;(2)昌都地区察雅县向康造像,圆雕,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二明王、 一力士、一供养人;( 3 ) 昌都地区芒康县査果西沟摩崖造像,浮雕,치3 如来与二菩萨、一供养...
3232
2.青海省目前发现并确认的吐蕃佛教石刻造像地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1 )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贝纳沟摩崖造像,浮雕,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2)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勒巴沟摩崖造像,浮雕、线刻,大日如来与二菩萨、二飞天、金刚萨埵,礼佛图,三转法轮图等;(3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露斯沟摩崖造像,浮雕,大...
3233
3.四川省目前发现并确认的吐蕃佛教石刻造像地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1 )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照阿拉姆”摩崖造像,阴线刻,大日如来与二菩萨;(2)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徐古摩崖造像,浮雕,佛、弟子、菩萨等。
3234
4.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目前发现并确认的吐蕃佛教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1 )拉达克地区“协”摩崖造像,浮雕,五方佛、供养人等;(2 )拉达克地区沙曼拉摩崖造像,浮雕,弥勒菩萨;(3 )巴尔蒂斯坦地区萨特帕拉摩崖造像,浮雕,佛、二菩萨。 上述17处吐蕃佛教石刻造像以大日如来题材为主,雕凿方式则涵盖了圆雕、浮離...
3235
二、2009年芒康、察雅两县吐蕃石刻遗存调查与...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2009年6月16日至7月20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西北大学联合考古队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察雅两县进行了吐蕃石刻及盐井、盐田考古调査。在对芒康县纳西乡盐井、盐田做了短期补充调査之后,重点对芒康、察雅两县已知的...
3236
1.丹玛札靡崖造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丹玛札摩崖造像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察雅县香堆镇仁加村仁达拉康内的丹玛札崖壁上(图1)。仁达拉康系为保护丹玛札造像而建,利用丹玛札崖壁作为佛堂后(西)壁,壁上浮雕大日如来与八大菩萨、二飞天、一龙王,开刻有臧、汉文题记。造像区域呈中轴对称式布...
3237
2.向康造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向康造像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察雅县香堆镇香康内的次曲拉康佛堂及库房内(图6)。佛堂内主供拼凑、修补、重装为弥勒的大日如来(图 7)。库房位于佛堂北侧,造像残块散置于库房后面的低矮土台或地面上。 除大日如来修复像1件外,经过现场拼对和修复,...
3238
3.达琼摩崖造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达琼摩崖造像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帮达乡然堆村达琼组乡村公路旁, 为一处新发现的吐蕃佛教石刻造像地点 (图12)。造像雕刻在公路北侧一处断崖东北面中部偏下的横向长方形区域内,用连贯的阴线刻画而成,共5尊,从左上至右下依次为左侧小像、 ...
3239
4.然堆玛尼石刻造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然堆玛尼石刻造像主体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帮达乡然堆村朗巴朗增拉康北边扎金山西北麓的山坡及且马龙沟内,分布较散,局部或大部掩埋于地下,共发现18件,其中17件基本完整,1件残存头部(图 14)。此外,在朗巴朗增拉康佛堂内还发现1件。调...
3240
5.朗巴朗增拉康造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敦煌吐蕃统治时期石窟与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
类型:
正文
朗巴朗增拉康造像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芒康县帮达乡然堆村朗巴朗增拉康佛堂内(图18)。大日如来居于殿堂中后部,前方左右两侧自内而外各排列4尊菩萨。此外, 大日如来背后与佛堂后壁之间、茶房遗迹与十二因缘殿之间的墙脚下堆放有一些造像残块。造像身...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