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205 条 656 / 1014
982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文化大革命”初期,根据中央指示:莒南县中小学“停课闹革命”。学校内打、砸、抢、抄、抓,无一日安宁,教学秩序完全被破坏。学生无心学习,教师欲教不能,欲罢不忍。
982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7年春,莒南县各中学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号召,先后“复课闹革命”。按照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的要求,是“复阶级斗争之课,复毛泽东思想之课,复文化大革命之课学生主要是学习《毛主席语录》、《毛泽东选集》、学习《十六条》、学唱革命歌曲、批判旧教...
982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9-1971年,莒南县各中学按照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的部署,搞“斗、批、改”,一是批判所谓“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教育工作),一是“清理阶级队伍”(文化大革命中制造的冤假错案)。
982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2年4月山东省革委政治部批转了 《关于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教师和干部要努力精通业务,学生要刻苦读书, 认真教好、学好政治课和文化课,要坚持以学为主,妥善安排学校的各项活动6月,莒南县革委政治部教育组向全县中小学提出了 “...
983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4年9月,组织部分中小学教干兵分两路外岀学习参观,一路由郝心兰带领,到江苏省如皋县、吴江县、上海闸北区教育学院、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参观学习开门办学和 “启发式"教学;一路由卢庆存带领,到甘肃敦煌、湖北省=春、陕西省榆林地区参观农民业...
983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4〜1976年,莒南县各中学进驻“工宣队”(工人阶级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贫管会”(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委员会),领导学校 “斗、批、改”。中学开始重组课程,砍换教材,数学学会计、统计、测量、珠算;物理主要讲 “三机一泵”(拖拉机、柴油机...
983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6〜1977年,莒南县教学工作开始拨乱反正,县、公社两级教育干部和中学领导班子带头开展揭、批、查运动,澄清了教育教学领域的大是大非,纠正片面强调“大课堂”和把现场教学、社会调查、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实践等当作主要教学形式的作法。通过拨乱反...
983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0-1985年,根据地区教研室的统一安排,结合莒南县中学教学的实际,首先对各中学的学科教研组作了调整,成立了县学科中心教研组。其次在全县中学教学中,倡导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教学,开展大练教学基本功(普通话、粉笔字、口算、...
983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6-1989年,莒南县中学教学本着立足“双基”,贯彻落实“教学常规”,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步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的指导思路开展工作。在县教研室的统一指导下,全县中学教师比过去更加注意对现代教学理论、特别是对布鲁姆《掌握...
983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8年,地区教研室制订了《临沂地区中学教学常规》和《临沂地区中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莒南县教研室组织全县中学教师认真开展学常规、用常规和全面落实教学常规的活动。
983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50年代初,莒南县仍无独立的教学研究机构。
983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6年4月,莒南县文教科始设教学研究室(简称“教研室”),主要从事小学教学研究工作。当时中学教学研究工作由省、地教育部门统一领导。
983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0年,莒南县教研室始设中学组,教研员(王锦亭)1人。
983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1976年,莒南县教研室受“文化大革命”冲击,教学研究人员大都不作教研工作。
984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7-1978年,莒南县教研室恢复正常工作,教育局副局长郝心兰兼教研室主任,各中学学科教研组也相继恢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