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205 条 654 / 1014
979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25年(民国十四年),教育部颁发“壬戌学制”,中学六年,实行高、初中“三、三”分段,各自独立。
979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0年莒南县中学将秋季始业改为春季始业,至1974年,又将春季始业改为秋季始业。
979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8年,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全县中学实行五年制,按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分段。
979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1年下半年,县内高中段由二年制开始向三年制过渡, 普通中学新收高中班一律实行三年制。
980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9年始,莒南县城关第一中学和团林中学试行初中四年制,只安排了一届学生,随后仍实行三年制。
980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清末,官立中学堂,根据“中体西用''的立学宗旨,除继续把封建传统教材“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放在首位外,还开设了一些自然科学、技术学科。课程有:修身、读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与理财、图画、体操,凡...
980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中学的课程设置,强调结合实际,改革了一些陈旧的课程和内容,增加了战争需要和结合根据地建设的课程和内容。主要课程:教育课程有抗战理论、抗日游击战争及军事训练、民众运动、社会科学概论;基础课程有国文、社会发展史、抗...
980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莒南县各中学课程设置均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教材全部统一。
980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2年,莒南一中根据教育部《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X1951)规定,初中设语文、算术、代数、平面几何、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生理卫生、地理、历史、政治、外语(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3年,国家规定中学课程各年级设置:初...
980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5年,根据上级指示,初中取消英语课。
980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6年,莒南一中始设高中部,高中设语文(汉语、文学)、数学(代数、几何、三角)、物理、化学、生理、历史(世界近代史、中国历史)、地理(经济地理、暗射地图)、外语(俄语)、美术(制图)、体育。初中课程授课时数作了调整,课程设置有所变更:即...
980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根据教育部颁发的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及教育部关于调整教学计划的说明,莒南县中学课程普遍增设农业知识、生产劳动课(每周二小时);初中算术课中,增加珠算、簿记;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文学、汉语不再分科,仍称语...
980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0年,全县高、初中各科统一使用全国统编教材,1962年后,部分初中增设外语 (俄语或英语)。直至1966年下半年,学校停开所有课程。
980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0年后,全县中学课程依照山东省革命委员会通知精神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历史、地理、军事体育、革命文艺、生产劳动等课。
981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2年后,全县中学使用省编统一教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