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205 条 651 / 1014
975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朱陈店(今大店镇)由绅富捐资,拔贡庄余珍主持创办朱陈店私立中学堂,招收一个班,学生23人。因教员文化程度所限,二年后停办。此为莒南辖区内最早的中学堂,据《重修莒志》载:“清废科举,兴学堂,时人囿于积习,多观望不就...
975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1年至1944年,大店小学附设一个中学补习班,学生20余人。校长庄汇文,副校长赵增主持工作,教师有庄鸿波、庄秉一等。此班学生随斗争形势发展后来发生分化,一部分学生入滨海中学,如庄一等;一部分去了敌占区。
975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0年末,由中共鲁南区党委所属五地委和莒县、日照、赣榆、临东四县联合办事处筹建的滨海中学,于1941年3月在莒南县洙边区石门涧宣告成立,后来大部分时间在莒南辖区内办学,历时近十年,至1949年9月,新滨海中学驻莒南县大、小坊前一带,改名...
975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2年10月,山东省莒南中学(今莒南第一中学)建立,学校占地50亩,始招4个班,学生200人,教职工27人。首任校长孙筱亭兼任党支部书记。建校初期隶属沂水专署文教科领导。
975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3年秋,山东省行政区划变动, 划归临沂专署领导。
975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6年3月临沐县撤销, 原山东省临沐中学(1953年夏建)改称莒南县第二中学。
975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6年,在坪上镇北建中学一处,称莒南县第三中学,设四个班,学生200人,教职工17人。首任校长薛善生,孙振华任党支部书记。
975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6年8月,莒南一中首次招收四个高中班, 发展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学生遍及莒南、莒县、日照、临沭等地。同时,路镇、大店、夏庄、洙边四处完全小学各招收一个初中班(时称“小学戴帽”班)。翌年,路镇、大店、夏庄三处完小的初中班先后合并到附近中学...
975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相邸中学建立,招收一个初中班,学生50人,教师2人。同年,因师资、校舍、业务指导等办学条件的实际困难,大山中学并入坪上中学,又有许多农业中学自行解散,截止1960年,全县农业中学还剩15处,24个班,在校学生1041人。
976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0年,道口中学并入岭泉中学。
976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1年8月临沭县恢复,夏庄、韩村、朱苍、蛟龙四处中学划回临沐县。莒南县还有15处中学,高中13个班,学生569人;初中86个班,学生3981人。
976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2年,在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过程中,筵宾中学、坊前中学、相沟中学、相邸中学撤销,师生分别并入附近中学。至此,全县还有10处中学;即莒南一中 (十字路)、莒南二中(坪上)、莒南三中(大店)、莒南四中(洙边)、莒南五中...
976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3年,贯彻《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教学质量有提高。
976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4年,国民经济好转,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省教育厅提出了“有计划地发展农业中学”的方针,坚持为农村培养新式农民。文疃区高家柳沟大队、北店大队、岭泉区淇岔河大队、团林区王黄所大队、大店区将军山前大队、筵宾区下河大队、许口区莱沟大队先后又办起...
976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公民办中学停止招生,学校“停课闹革命”,各项规章制度被废除,教学秩序被破坏,大部分学校领导和一部分教职工被当作走资派、牛鬼蛇神、臭老九批斗、关牛棚,校舍、教具、图书资料、仪器被破坏殆尽,中学教育受到空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