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205 条 642 / 1014
961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28年(民国十七年)上半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告成,履行党化教育,培养建国人才。
961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28年,莒县县立完全小学发展到3处,第一处设在城里,第二处设在城南大店镇,第三处设在城北招贤镇,共有学生600余人。境内有县立初级小学28处,学生860余人;区立初级小学22处,学生680余人;私立小学1处,学生20余人。是年冬,土匪刘...
961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社会暂时安定,教育呈复兴之势。莒县县立完全小学增至10处,按序号命名。境内有4处:第二大店,第五十字路,第七坪上,第九汀水。板泉镇两等小学改为临沂县第五区板泉镇完全小学。此外,有县立初级小学42处,区立初级小学2...
961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秋,国民政府推行义务教育,改变管理体制。每区只保留县立小学3处,更名为中心小学。莒南境内共有中心小学11处。
962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莒县执行部颁 “二十四年实施义务教育计划”,全县设短期小学28处。在莒南10处,每处2个班;学生500余人,学习时间一年。
962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 后,国内形势紧张,大店、十字路、板泉崖等交通要道的小学暑假后推迟开学,教师流动,学生减员。
962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2月,日本侵略军进犯莒县,莒南大多数学校停办,只有聚将台、良店、环河崖等少数学校,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坚持办学,并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斗争。
962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9〜1940年(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日本侵略军频繁扫荡,并在大店等地安设据点,莒南小学多数停办。
962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1年1月,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贯彻执行《山东省战时国民教育实施方案》,以“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为宗旨,创办了各种适应战争形势的学校。抗日小学则是抗日战争时期县内普遍建立的学校,有全日班、半日班、早班、午班、...
962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3年,青年教师张建华在洙边区刘家莲子坡村创办“庄户学”,把教育与儿童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适应战争与生产的需要,使该村少年儿童入学率达到92%。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发出通知,在全县推广“庄户学”。是年底,全县小学发展到176处,...
962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5年下半年,贯彻山东省政府《关于整理与发展小学的指示》,及时纠正了上述偏差,在全县逐步发展建立起了一批半日以至全日制的比较正规的小学。“庄户学”的经验在成人教育中得到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962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6年,贯彻省政府指示,试行小学民办公助的办法,莒南县政府号召群众自聘教师办学,村办和联村办的小学发展较快。
962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7年夏,蒋介石军队重点进攻山东,大部分小学教师参加支援前线的工作,参加武工队,坚持对敌武装斗争,教育停办。
962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48年9月,山东省举行第三次教育会议,对恢复与整顿全省教育作出具体方案。会后,滨海专署在县内桑庄区莫家龙头村召开教师代表会议,贯彻省定《恢复和整顿小学实施办法草案》,决定在全县恢复发展教育。
963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9年,全县恢复和建立小学209处,在校学生5307人;一律公办,春季始业,使用省编教材。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