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205 条 637 / 1014
954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4年,乡(镇)“教委办”改为教育委员会(事业编制),置主任、副主任、工会主席、教研员、会计、少先队总辅导员等,下设初中、小学、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四个中心”,管理全乡(镇)的教育工作。
954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7年,已有8个乡(镇)撤销“学区”, 由中心小学直接管理村小学。
954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13年(民国二年),莒县设视学所,掌管县内学务。
954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6年教育局教研室始设幼儿教育教研员。
954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5年,县、乡(镇)建立少年儿童工作委员会,各乡(镇)中心小学设1名幼儿教育辅导员。从此,幼儿教育纳入全县教育规划。
954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7年,各乡(镇)设中心幼儿园,指导全乡 (镇)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954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0年,幼儿园由妇联管理交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成立县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具体负责全县幼儿教育工作。全县25个乡(镇)成立托幼工作领导小组,设兼职幼儿教育铺导员。
954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2年起,乡(镇)设1名中心幼儿园园长,具体负责该乡(镇)的幼儿教育工作。
954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23年(民国十二年),教育部颁布《县级教育局组织规程》,莒县设教育局。
955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全县按行政区域划分为十个学区,境内小学分属第二、第三、第四学区。县督学和教育委员分工包片督察各区学校。
955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公办小学由县文教科管理,民办小学由村文委会管理。各区公所设1名文教助理员,负责该区教育行政工作。
955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新中国建立后,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完全小学由县、区共同管理。实行学区制,按村庄多少,每区划分6至10个学区不等。完全小学校长或学区中心小学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工作并指导各村小学的教学业务。
955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6年,全县撤销文教助理员,改由区中心小学校长负责全区教育行政工作。
955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2月区改乡,重设文教助理员。
955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8月,区改为人民公社,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块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公办小学由所在人民公社管理,民办小学由公社和生产大队共同管理。公社配备文教助理员1人,负责全社教育行政工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