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205 条 616 / 1014
922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10月,县革委从转业和复员军人中招收小学教师80余人,分配到各公社任教,名曰“掺沙子”。
922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11月,《人民日报》发表山东省嘉祥县小学教师侯振民、王庆余的一封倡议信,建议农村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接着,《人民日报》辟专栏进行“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的讨论。
922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12月,下旬临沂地革委通过有线广播,向全区各县宣布:农村公办小学一律改为民办,并限令一星期内完成。全县259名外省、外县籍的小学教师(多系新中国成立后支援莒南的骨干教师)返回原籍;本县籍公办小学教师,全部被下放回原籍大队。
922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8年,县革委会成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组。该小组1977年撤销。
923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9年5月,为贯彻毛泽东主席的《五•七》指示,驻校工宣队、贫管会纷纷组织师生下乡下厂劳动,实行“开门办学”,搞“教育革命”。
923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9年7月,全县中小学管理体制下放,在“上小学不岀村,上初中不岀管理区,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下,一部分小学办戴帽初中班, 公社初中和一部分农中办高中班。农业中学、工读小学一律改为普通中、小学,造成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不合理局面。普通中...
923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9年,公办小学教师全部回原籍大队, 造成师资力量不平衡;原中、小学领导干部大部分“靠边站”,学校管理混乱。
923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0年3月,全县中、小学教师以公社为单位办学习班,开展“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在“左”的错误影响下,一些教育干部和教师再次受到迫害。
923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0年3月,放回原籍的本县籍公办教师, 经过调整,绝大部分重新安排任教。
923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0年上半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大搞“教育革命”,走出去,请进来,实行厂校、队校挂钩,以干代学。
923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0年8月-12月,县革委举办学习班,采用逼供信的方法制造了一个“国民党地下组织” 假案,把原教育局正副局长和部分教育干部、教师300余人,打成新中国建立后组织的“国民党",重残2人,关押40余人(有些直至1971年6月才获释),造成莒...
923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1年3月3日,县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作岀向高家柳沟大队学习的决定。24日,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作出《关于开展学习莒南县高家柳沟大队以政治带文化大办农村业余教育的决定》。
923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1年4月,省高等学校恢复招生,县革委采用推荐选拔的办法,向高等学校输送一批工农兵学员,同时为县内小学选拔一批教师。
923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1年6月,《红旗》杂志第6期发表山东省革委、临沂地区革委、莒南县革委联合调查组关于高家柳沟的调查报告《按毛主席指示办好业余教育》。
924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71年10月,县革委召开全县中、小学教师会议,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纪要》以所谓“两个估计”为指针,全盘否定新中国成立后17年来教育工作的成绩,教师队伍继续接受“再教育”。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