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205 条 521 / 1014
7801
知识出处: 翼城卫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被省爱卫会授予“卫生县城”。
7802
知识出处: 翼城卫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靳怀晖任卫生局党总支书记。
7803
知识出处: 翼城卫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省卫生厅厅长刘星来本县人民医院看望“7・13”爆炸案伤亡人员。
7804
知识出处: 翼城卫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菅俊军任卫生局局长兼卫生局党支部书记。
7805
知识出处: 翼城卫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吴兆青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7806
知识出处: 翼城卫生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全县共有县级医疗卫生单位6个,乡镇卫生院14个,村级卫生所278个,社会及个体诊所43个,基本形成了县、乡、村全覆盖,达到卫生、医疗、防疫综合功能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7807
知识出处: 翼城卫生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是年根据临汾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安排,县卫生局开展了“爱、树、建”活动。
7808
知识出处: 郯城县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成立巡警部,在全国推行警察机构。
7809
知识出处: 郯城县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郯城县成立巡警局。
7810
知识出处: 郯城县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08年,改称巡警分区。巡警依照《大清现行刑律》、《大清新刑律》,沿袭了封建旧律的传统规定,刑罚惩治盗卖、盗耕种、换易、冒认及侵占他人田宅等行为,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镇压。
7811
知识出处: 郯城县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13年(民国2年),郯城县警分区改为警察事务所,翌年改称警察所。警察按照北洋军阀制定的《惩治盗匪法》、《暂行新刑律》等一系列反动法规,把严厉镇压人民的革命活动作为其最根本的任务。不准许政治结社或举行政治集会,甚至屋外集合、集体游戏也在被...
7812
知识出处: 郯城县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28年,郯城县警察所改称公安局,以《惩治盗匪暂行条例》、《中华民国刑法》等法律法规来维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国民党政府在表面上标榜“自由”、“民主”的同时,却以“保安处分”为名残害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
7813
知识出处: 郯城县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3年,国民党郯城县政府就杀害了凌云志、徐腾蛟等几十名优秀共产党员。
7814
知识出处: 郯城县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5年,国民党郯城县公安局长赵宝淑镇压郯七区人民反抗苛捐杂税的斗争,打死打伤60多人。
7815
知识出处: 郯城县公安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8年7月,国民党郯城县警察局被改编为保安团,奉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成为国民党顽固派进攻诸城、莒县、日照山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力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