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5205 条 478 / 1014
7156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3年,县化肥厂建成投产用电负荷1,000瓩,是沂水县最大的工业用户,当时电力不足,由临沂电网专供化肥厂用电。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用户不断增多,用电量迅速增加。
7157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5年工业用户发展到16个,用电量1,098.82万千瓦时。占全县用电量的78%,工业总产值3,285万元。
7158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0年工业用户发展到32个,设备容量13,778瓩,用电量2,311.5万千瓦时,工业总产值14,717万元。
7159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6年全县工业用户达到38个,100千伏安以上的用户26个,全县工业用电设备容量18,845瓩,用电量3,526.9万千瓦时,占全县用电量的40%,工业总产值为33,398万元。
7160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7年春天,在夏蔚水库电灌站安装一台变压器供夏蔚东村农灌和夏蔚公社机关照明,这是沂水县农业用电的开端。年底夏蔚公社用电大队发展到8个。
7161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2年,全县用电公社发展到8处,用电村74个,农业年用电量41.29万千瓦时。
7162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从1979年底全县社社通电以后,农村出现了村村争先架电用电的热潮,特别是1985年开展扶贫以来,帮助贫困村解决人畜吃水困难,用电村迅速增加,1986年用电村发展到860个,占全县总村数的71%,用电量达到4,614.8万千瓦时,农业人均年用...
7163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沂水县的市政生活用电始于1952年冬天,当时主要用于照明和召开会议,用电量甚少。
7164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3年为30.09万千瓦时,1986年达到1,064.4万千瓦时,平均每年递增57.42万千瓦时。
7165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8年,内燃机发电厂以0.4千伏电压对县直机关和几处工厂供电。线路由发电厂出线向北至沂水中心医院,向南至东南岭修配厂(现百货仓库处)。线路均用木杆、木横担、2号针式瓷瓶、25平方毫米铜线架设,供电线路长3千米。
7166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9年,内燃机发电厂迁至东岭(现果品公司院内),架设1.5千米线路向西接在中心医院处原供电线路上。
7167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1年,内燃机发电厂迁至沂水城北炼铁厂(亦称城北发电厂)。线路从发电厂向南接于通城里的线路上,并由原线路向南延至南大仓(现县粮食加工厂)和南干校(现县针织厂)。以后供电线路不断增多,供电范围逐步扩大,此线路对县城机关和许多单位供电直到1...
7168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9年,燃煤火力发电厂建成后,对原内燃机发电厂的供电线路进行改造,并以6千伏电压对城里供电。
7169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0年,由火力发电厂新出一条线路向西跨沂河经杨家庄子至后马荒,长3千米。同年冬,将此线路延长,经大埠岭、尧崖头至崔家峪东上坪,线路全长19.84千米,对黄山铺、崔家峪两处公社及部分大队供电。
7170
知识出处: 沂水县电业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71年9月,火力发电厂第二台机组投产。冬天,由发电厂出线向南至十里公社李庄架一条6千米线路,对城里和十里两处公社的部分大队供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