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503 / 3736
7531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中共都昌县委成立血防5人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成立防治血吸虫病委员会,各疫区乡成立血防3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消灭血吸虫病指挥部。配备专业医务人员86人,开展血吸虫病的治疗工作。1 ...
7532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中共都昌县委成立血防5人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成立防治血吸虫病委员会,各疫区乡成立血防3人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70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消灭血吸虫病指挥部。配备专业医务人员86人,开展血吸虫病的治疗工作。19...
7533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人民政府始建立血吸虫病防治机构,广泛开展血防宣传,动员广大群众与血吸虫病作斗争。1953年,九江专区血防站派出第一防治组,在查螺查病同时,向疫区群众开展血防宣传活动。1955年,防治血吸虫病宣传活动声势扩大,采用了开群众会、放电影、...
7534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九江地区血防站医务人员首次在都昌土目等乡开展了查螺活动。1955年,县血防领导小组组织专业人员对周溪、西山等29个疫区乡开展普查,初步掌握了全县钉螺分布状况,认定县内钉螺分湖沼型与山丘型两类。1956年至1957年,全县查螺面积...
7535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九江地区血防站医务人员首次在都昌土目等乡开展了查螺活动。1955年,县血防领导小组组织专业人员对周溪、西山等29个疫区乡开展普查,初步掌握了全县钉螺分布状况,认定县内钉螺分湖沼型与山丘型两类。1956年至1957年,全县查螺面积...
7536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始,开展内湖灭螺,当年投工2000个,采用铲草皮放火焚烧的土方法,实灭面积达2668000平方米。同时,在疫区实行了分塘用水和饮用井水。同时,广泛开展了五氯酸钠药物灭螺。1970年,再次掀起灭螺高潮,全县组织25个血防小分队,深入...
7537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有螺单位全县25个疫区公社(场),至1979年,即有22个公社(场)基本消灭钉螺,周溪、南峰、苏山3个公社螺情也显著减轻。1958年,全县疫区螺点275个,1978年减少到131个,1979年67个,1987年64个。1 965年,钉螺密度...
7538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人民政府自1 953年起,历年均组织人员至疫区开展病员检查,以展开有效治疗。1957年,查出各例病人1 651人,其中晚期140人。病人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多因捕鱼、打草、农田耕作、饮水不洁感染所致。与查找病人同时,还组织了各疫...
7539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后,人民政府自1 953年起,历年均组织人员至疫区开展病员检查,以展开有效治疗。1957年,查出各例病人1 651人,其中晚期140人。病人以青壮年为主,男多于女,多因捕鱼、打草、农田耕作、饮水不洁感染所致。与查找病人同时,还组织了各疫...
7540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始收治血吸虫病人,其时,主要采用酒石酸锑钾20天疗法,当年治疗病人214人。1 957年收治1592人,其中晚期病人1 40人。1 958年,始应用锑剂治疗,当年治疗病人8996人,锑剂治疗占3851人。是年,县人民医院外科首例施...
7541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粪检阳性率 1953年至1 957年,疫区居民粪检平均阳性率为12. 26%。1958午至1969年平均8. 57%,1970年至1977年平均5.35%,1978年至1980年平均2.2%。80年代略有回升,1981年至1 989年平均5...
7542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以前,政府无专门体育管理机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多自发进行。民国22年以后,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展国民体育实施方案》规定,县内体育活动增多,其组织与指导工作由县教育局(科)兼管。民国34年至民国36年,县民众教育馆兼管县体育场期间,主办...
7543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以前,政府无专门体育管理机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多自发进行。民国22年以后,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展国民体育实施方案》规定,县内体育活动增多,其组织与指导工作由县教育局(科)兼管。民国34年至民国36年,县民众教育馆兼管县体育场期间,主办...
7544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以前,政府无专门体育管理机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多自发进行。民国22年以后,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展国民体育实施方案》规定,县内体育活动增多,其组织与指导工作由县教育局(科)兼管。民国34年至民国36年,县民众教育馆兼管县体育场期间,主办...
7545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县城学校有较大的运动场所,其它少数学校有小型操场。县城另有民教馆兼管的体育场。农村运动场地很少,只三汊港一度为县府临时驻地,运动场面积稍大。1956年,政府组织县城机关干部职工和街道居民进行义务劳动,在县人民大会堂前兴建体育场,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