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56040条
基础文献
32条
析出资源
12793条
图表
6522条
人物
10128条
机构
2969条
事件
18351条
地名
943条
专题
1323条
作品
2270条
实物
709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九江县年鉴2012
九江市财政志(200...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14
九江年鉴.2008
九江年鉴2010
九江年鉴2016
德安县志
武宁县志
九江县志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06
湖口县志
九江年鉴2004
彭泽县志
庐山区志
九江年鉴2015
九江县志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 2011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
修水县志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09
浔阳区志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
九江年鉴.2005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都昌县志
修水县志
九江年鉴2017
永修县志
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500
/
3736
7486
第一节 学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2年,始办电视教育,化学班1班37人,经济管理班]班25人。1 985年,办汉语言文字班1班27人。至1988年,上述学员中107人相继毕业。1 989年又办师范班,招专科学员103人,中师学员6人,学制3年。第四章教育行政第一节学制...
7487
第二节 教师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教师构成学官与塾师:清代学官为教谕、训导,由省委任,为科举出身的举人或拔贡担任。民间塾师,官府不问其去留。一般塾师的资历多系当时的生员(秀才)或屡试不第的老童生。书院山长为有功名的举人或进士,社学社师,则多属廪生或增生,其教学地位略高于一般...
7488
第三节 教学研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教育与学术研究合一,都昌无专门教研机构,各官学、私塾间少有观摩借鉴之举。民国初,始有教学研究机构,县设教育公所,有学务疑;后改为劝学所,设劝学员;尔后义改教育局(科),设督学。于指导各地办学同时,间或组织学校间教育学术切磋。民国30年后...
7489
第四节 教学改革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兴学堂,都昌传统的个别教学制始受冲击,逐步改革为课堂班级教学制。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仍较大程度地维持着旧习。1958年始,为普及小学,都昌从实际出发,采用两部制教学、复式教学、半日制教学、早晚教学、巡回教学等多种形式推...
7490
第五节 教育经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书院经费由地方筹集及绅民捐助、义田学租解决,或按田粮摊派,官助有限。岁科考试、举贡赴京或贫生膏火补助,亦由学租中解决。国库开支主要是教渝、训导等学官的俸薪。1日志记载,全县绅民累计捐义田62.1亩,岁收租谷44.5石,银17两6钱1分6厘,...
7491
第六节 教学设施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及民国,都昌城乡校舍,除县城少数官立学校,多以祠堂、庙宇和私宅改造使用,低矮简陋,光线阴暗。建国初,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沿用1日舍,逐年拨款修建拆建。至60年代末,学校蓬勃发展,各地依靠集体力量,因陋就简,建了一批“干打垒”校舍。后因年久...
7492
卷二十八 文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众教育馆民国1 7年,县教育局于城内关帝庙创办民众教育馆,有馆长、勤杂各1人,主要任务为藏书。民国26年曾改称图书馆,迁巴家祠堂。次年8月迁三汊港龙船地罗家,复称民众教育馆。民国33年,馆内编组,设馆长、总务兼教导组长、生计兼艺术组长各1...
7493
第一章 群众文化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众教育馆民国1 7年,县教育局于城内关帝庙创办民众教育馆,有馆长、勤杂各1人,主要任务为藏书。民国26年曾改称图书馆,迁巴家祠堂。次年8月迁三汊港龙船地罗家,复称民众教育馆。民国33年,馆内编组,设馆长、总务兼教导组长、生计兼艺术组长各1...
7494
第一节 文化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众教育馆民国1 7年,县教育局于城内关帝庙创办民众教育馆,有馆长、勤杂各1人,主要任务为藏书。民国26年曾改称图书馆,迁巴家祠堂。次年8月迁三汊港龙船地罗家,复称民众教育馆。民国33年,馆内编组,设馆长、总务兼教导组长、生计兼艺术组长各1...
7495
第二节 文化活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7年8月,江西青年服务团战地工作队第八大队、第一大队,分别在都昌的蔡岭、徐埠、三汊港及都湖边界活动。他们组织宣传队,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等街头剧,教唱《流亡曲》、《打回老家去》等抗日歌曲。民国31年,县政府在卢家组织宣传队...
7496
第二章 文学艺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始,都昌组织专门文艺工作者对全县民歌进行收集整理。民舞都昌民间舞蹈源于地方祀神、灯彩游艺和灾民地戏。舞蹈动作简朴粗犷,节奏强烈,有中原遗风,该舞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音乐清亮激扬,动作简练明晰,该舞曾多次由县文化馆改编赴九...
7497
第一节 民问艺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歌 1953年始,都昌组织专门文艺工作者对全县民歌进行收集整理。民舞都昌民间舞蹈源于地方祀神、灯彩游艺和灾民地戏。舞蹈动作简朴粗犷,节奏强烈,有中原遗风,该舞收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音乐清亮激扬,动作简练明晰,该舞曾多次由县文化馆改...
7498
第二节 戏剧艺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声腔剧种都昌戏剧渊源悠久,先后流行乐平腔、青阳腔、饶河调、采茶调、文字调、黄梅调、绍兴调,尤以青阳腔、饶河调经久不衰。乐平腔:中国4大声腔之一,弋阳腔的一个支派。明嘉靖年间,经由景德镇瓷业工人传入都昌,流传至明万历间,青阳腔兴,方被取代。其...
7499
第三节 电影电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3年下半年,九江行署文教科派巡回放映队首次来县放映《新儿女英雄传》,此后,每年到都昌放映2至3次,间或下乡镇。1955年县成立电影队后,方逐年增加放映场次。农村放映则由县电影队分4片区巡回,年放映1 500至2000场次,经费由各乡镇...
7500
第四节 文艺创作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都昌历史上,散文、诗歌创作活跃,尤其宋王室南渡后,延续至清,县内文人辈出,出文集、诗集者不乏其人。民国间,战乱频繁,创作萧条,少数自印诗文者,作品亦多属应答酬唱之作。1950年,县人吴伞在《农民日报》发表诗作《棉花歌》,成为都昌在建国后第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