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498 / 3736
7456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物资管理部门,于每年下半年将县内所需的计划供应物资品种编造要货计划,上报地(市)物资部门所属公司、站审批并组织供应,尔后再根据上级物资部门分配的品种、数量和指定的提货地点,分季、分月组织调入。1983年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计划...
7457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农业推广所民国33年1月建立。负责县内农业科技宣传、实验、推广事项,实际只经营和引进了少量良种。场地设县城东门外周家咀,共有10人。下设1农场于今新妙乡大桥村方家坂,有田地120亩。该所在民国38年3月撤销。1983年前视同乡级单位,行政...
7458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农业推广所民国33年1月建立。负责县内农业科技宣传、实验、推广事项,实际只经营和引进了少量良种。场地设县城东门外周家咀,共有10人。下设1农场于今新妙乡大桥村方家坂,有田地120亩。该所在民国38年3月撤销。1952年正式命名为都昌县农场...
7459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农业推广所民国33年1月建立。负责县内农业科技宣传、实验、推广事项,实际只经营和引进了少量良种。场地设县城东门外周家咀,共有10人。下设1农场于今新妙乡大桥村方家坂,有田地120亩。该所在民国38年3月撤销。1983年前视同乡级单位,行政...
7460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8年5月以前,县内科技人员屈指可数,未形成队伍。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将科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就地培训科技人员,技术力量逐年增强。1956年县科协成立,有科普会员24人,是当时全县科技队伍的骨干力量。至1957年4月,共发展5批会员149...
7461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始,运用印发资料、举办展览、巡回讲演、广播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破除迷信、技术革新、血吸虫病防治、卫生保健、科学避孕、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宣传,把科学知识送到群众中去。县科协成立以后的一年时间里,进行科技讲演244次,编印科学小册子60...
7462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始,运用印发资料、举办展览、巡回讲演、广播讲座等形式,广泛开展破除迷信、技术革新、血吸虫病防治、卫生保健、科学避孕、文物保护等方面的宣传,把科学知识送到群众中去。县科协成立以后的一年时间里,进行科技讲演244次,编印科学小册子60...
7463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科技情报1953年,县农技站兼做农林技术情报的传递工作。1959年1月8日,县人委发出《关于春节前建成全县科学情报网的紧急通知》,要求“在县人委的各局、室,各公社、厂矿、学校、科研所、医院、邮电运输部门设置科技情报员1-2人”,以适应195...
7464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3月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后,加快了科研攻关和重点科技项目课题的实施。同时,实行科研拨款制度改革:改无偿拨款为有偿拨款,拨款改贷款,并区别情况采取贴息、低息等,实行技术合同制。1986年始,县科委正式下达年...
7465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0年起,县林业局先后派出10多名技术人员,主持对全县面积较大的残次林进行更新改造。他们遵循森林演替规律,针对不同林相,采取“封山、抚育、改造、补植补播”等营林措施,使林相杂乱、疏密不均、生长缓慢、蓄积量低的次生林生长量成倍增长,质量显...
7466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0年起,县林业局先后派出10多名技术人员,主持对全县面积较大的残次林进行更新改造。他们遵循森林演替规律,针对不同林相,采取“封山、抚育、改造、补植补播”等营林措施,使林相杂乱、疏密不均、生长缓慢、蓄积量低的次生林生长量成倍增长,质量显...
7467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220KW 长江监督艇 1982年6月,根据交通部计划安排设计施工。总体设计由交通部武汉物管处高级工程师崔登泰主持,都昌造船厂技术科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分部设计及组织施工,未及半年即制造成功。经交通部内部船舶监测中心测试,认为该艇稳性、适航性、...
7468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4年,县人民医院开始肾病疗治的研究,并于1978年组建了肾病房,设立专门病床收治慢性肾小球肾炎和并发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等肾病患者。1986年,九江市卫生局拨出3000元专款用于该项医疗研究。该院肾病组在主治医师吴景芳主持下,经...
7469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私塾宋代,都昌私塾已相当发达,延至元、明、清各朝,县内私塾林立。其形式有3:一为少数富户,专聘先生至家教授子弟,称教馆或坐馆;二为先生设馆招生,居家教授,称家塾;三为姓族筹资或好公益事者捐产聘请先生,于公共场所如家庙、祠堂、祖厅设塾,学生无...
7470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卷二十七教育第一章科举教育第一节私学私塾宋代,都昌私塾已相当发达,延至元、明、清各朝,县内私塾林立。其形式有3:一为少数富户,专聘先生至家教授子弟,称教馆或坐馆;二为先生设馆招生,居家教授,称家塾;三为姓族筹资或好公益事者捐产聘请先生,于公...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