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56040条
基础文献
32条
析出资源
12793条
图表
6522条
人物
10128条
机构
2969条
事件
18351条
地名
943条
专题
1323条
作品
2270条
实物
709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九江县年鉴2012
九江市财政志(200...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14
九江年鉴.2008
九江年鉴2010
九江年鉴2016
德安县志
武宁县志
九江县志
九江年鉴.2006
彭泽县志
庐山区志
九江年鉴2004
九江市志(1991-...
湖口县志
九江年鉴2015
九江县志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 2011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
修水县志
九江年鉴2009
九江市志(1991-...
浔阳区志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
九江年鉴.2005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都昌县志
修水县志
九江年鉴2017
永修县志
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484
/
3736
7246
公路网线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都昌公路建设迄至1 989年。全县有公路29条,总长353. 05公里。其中省道2条,县道10条,乡道17条;够上技术等级的为4条。另有乡村机耕道千余公里。已基本形成乡乡通公路,村村连机耕道的交通网络。景湖公路(都昌段):系省养省道,由与波...
7247
公路养护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7年5月,随着景湖、都蔡两路的建成通车,都昌成立县乡公路办公室,由一名负责人领3名从筑路民工中选留的养路工在全长65公里的两线巡回养护。养护工具为铁锹、洋镐、土筐、扫把等。1958年,九江公路总段将都、湖、彭3县养路队伍合而为一,并派...
7248
第三节 桥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古桥都昌境内溪港交错,架设桥梁古已有之。境内的古人行桥多为地方行善好义者捐资修建。清顺治年间,土塘刘古村刘金正,一人独资先后修建土塘市桥、土桥等大小石桥18座。其中刘古桥为其最后修建的一座。为留志后世将该桥建成18孔,正桥4孔、引桥14孔,...
7249
古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都昌境内溪港交错,架设桥梁古已有之。境内的古人行桥多为地方行善好义者捐资修建。清顺治年间,土塘刘古村刘金正,一人独资先后修建土塘市桥、土桥等大小石桥18座。其中刘古桥为其最后修建的一座。为留志后世将该桥建成18孔,正桥4孔、引桥14孔,故又...
7250
公路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6年,国民政府修复景湖、都蔡两线时,桥梁工程只完成30%,大多系木质结构,无永久性桥梁。建国后,公路桥建筑与公路建设同步发展。1957年,景湖(都昌段)、都蔡两线通车时,公路桥多为木结构。1 961年至1962年,在景湖、都蔡两线上将...
7251
第三章 运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货运都昌浮踞鄱阳湖北岸。三面滨湖,水运便利。民国时期,徐埠、周溪、土塘、三汊港等沿湖商埠及县城的货物进出口运输,有矶山、周溪、万户、南峰、和合等地的私人木帆船各自承揽,时称“跑生意”。其出口物资多为运往景德镇的窑柴,载向九江、南昌等地的稻谷...
7252
第一节 水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都昌浮踞鄱阳湖北岸。三面滨湖,水运便利。民国时期,徐埠、周溪、土塘、三汊港等沿湖商埠及县城的货物进出口运输,有矶山、周溪、万户、南峰、和合等地的私人木帆船各自承揽,时称“跑生意”。其出口物资多为运往景德镇的窑柴,载向九江、南昌等地的稻谷、菜...
7253
货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都昌浮踞鄱阳湖北岸。三面滨湖,水运便利。民国时期,徐埠、周溪、土塘、三汊港等沿湖商埠及县城的货物进出口运输,有矶山、周溪、万户、南峰、和合等地的私人木帆船各自承揽,时称“跑生意”。其出口物资多为运往景德镇的窑柴,载向九江、南昌等地的稻谷、菜...
7254
客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去南昌、吴城、星子、九江等地的客商,可搭乘运货去该地的便船,官员走水路外出,则可坐乘“红船”(官船)。建国初,都昌县水上客运,仍靠木帆船,1950年,客运量为6200人次。1 953年,九江至都昌班船开通,为拖轮拖带驳船代替客船。两...
7255
第二节 陆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陆路货运全靠肩挑背驮,土车推运。置备货车4辆,运载量10吨。此后,货运汽车不断增多。1981年10月,都昌县汽车队并入县汽车站统一营运。其中个体营运货运量为13. 46万吨。其中加班输送旅客达4.3万人次。都昌客运相应地进一步发展...
7256
货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陆路货运全靠肩挑背驮,土车推运。1968年汽车站货车添至5辆,载运量12.5吨。置备货车4辆,运载量10吨。此后,货运汽车不断增多。1979年,全县有货运汽车1 04辆,总运载量为286吨;大型拖拉机262辆,总运载量536吨;手...
7257
客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年间,都昌县城及附近设有车行、马行、轿行,私营客运。车行、轿行同设于官塘北段家祠堂旁。车行内置土车20部。轿行,有“轿夫头”统领,轿夫最多时有60名。李姓马行,备马5至6匹,一马一夫。是时租马下乡,马夫费6角、马费1元。3行乘客多为官富...
7258
第三节 装卸搬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末至民国初期,都昌县城及徐埠、周溪、土塘、三汊港等滨湖商埠,均有临时性的搬运工,装卸搬运靠肩挑、背扛。重物则多人合抬,时称搬运工为“箩帮”、“箩脚夫”。抗战胜利以后,民国35年,县城成立“箩帮”委员会,包揽一切搬运事宜。时分布在县城的小南...
7259
第四章 交通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同治年间,由县丞兼管全县漕粮起运。民国初,设“劝业道”兼管交通运输,至民国16年,转由县政府建设科兼管。专门负责都昌港水上运输业务的管理。办理轮驳船、木帆船的客货运输手续。组织货源,安排运力,在管理上实行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运价和票证...
7260
第一节 运输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清同治年间,由县丞兼管全县漕粮起运。民国初,设“劝业道”兼管交通运输,至民国16年,转由县政府建设科兼管。专门负责都昌港水上运输业务的管理。办理轮驳船、木帆船的客货运输手续。组织货源,安排运力,在管理上实行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运价和票证...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