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56040条
基础文献
32条
析出资源
12793条
图表
6522条
人物
10128条
机构
2969条
事件
18351条
地名
943条
专题
1323条
作品
2270条
实物
709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九江年鉴·2014
九江年鉴.2008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10
九江市财政志(200...
九江县年鉴2012
武宁县志
德安县志
九江县志
湖口县志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年鉴2016
彭泽县志
庐山区志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09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15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04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
修水县志
九江县志
九江年鉴2017
修水县志
都昌县志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九江年鉴 2011
永修县志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
浔阳区志
九江年鉴.2005
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475
/
3736
7111
第一节 采种育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采种都昌万户乡部份村庄自清顺治年间起,即有采集马尾松种的传统习惯。建国后,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采种育苗被县人推崇。除少量县内没有或者稀有的种源调入外,杉、马尾松、泡桐、麻栎、苦槠等,主要依靠自行采集。1957年5月西岸乡星光高级社在贯彻“三...
7112
采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都昌万户乡部份村庄自清顺治年间起,即有采集马尾松种的传统习惯。建国后,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采种育苗被县人推崇。除少量县内没有或者稀有的种源调入外,杉、马尾松、泡桐、麻栎、苦槠等,主要依靠自行采集。1951年至1964年,全县共采集种子337...
7113
育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万户乡江家岭农民把育苗作为传统副业,到1 989年已有400余年历史。民国25年县署在县城东郊周家咀建立县苗圃。民国35年,县内有20多个乡办苗圃,总面积55亩,育油桐、油茶、马尾松等林苗89300棵。采取以国营、个人并举的方法进行育苗。至...
7114
第二节 植树造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3年,始见县内以政府名义动员民众植树造林。至民国35年,全县造林159亩,栽植油桐、油茶、马尾松、杉树38900棵。其中,林木成活率最低的沙岭乡63%,最高的谭湖乡78%。民国36年春,县任远中学为解决校办经费,组织学生在南山种植油桐...
7115
成片造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3年,始见县内以政府名义动员民众植树造林。至民国35年,全县造林159亩,栽植油桐、油茶、马尾松、杉树38900棵。其中,林木成活率最低的沙岭乡63%,最高的谭湖乡78%。民国36年春,县任远中学为解决校办经费,组织学生在南山种植油桐...
7116
“四旁”零星植树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四旁”零星植树清代,农家在屋前房后、田头地角栽植零星果木、棕榈、乌桕、油桐、樟树等树木。民国35年县直20个单位开展植树活动,参加人员660人,栽植油桐和马尾松5400棵。1950年,县人民政府重视并提倡“四旁”零星植树,当年全县完成0....
7117
第三节 封山育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都昌农村即有运用乡规民约对山林进行封禁的传统习惯。多宝乡长冲刘家有一片沙山上长的阔叶树林,已封禁200余年,林内古木参天,有效地挡住了风沙,保护了村庄。建国初,都昌继续沿袭传统方法,年封育面积5万亩以上。至1985年,全县封山育林面...
7118
第四节 林木抚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年间,群众无专门林木抚育习惯,仅以在林内砍杂和套种作物代替抚育。建国后,全县始对林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抚育。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是铲、割杂草。1953年至1959年全县共完成抚育295809亩。60年代全县年均抚育面积一般在2万亩左...
7119
抚育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年间,群众无专门林木抚育习惯,仅以在林内砍杂和套种作物代替抚育。建国后,全县始对林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抚育。50年代至60年代,主要是铲、割杂草。1953年至1959年全县共完成抚育295809亩。其中:幼林抚育205560亩。60年代...
7120
垦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为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自60年代中期起,都昌对油茶实行垦复。每年2次,头一次在5月至6月,第二次在8月至9月。垦复时还结合修枝整形和合理施肥。中馆乡油茶林通过多年垦复管理,达到了“三年开花,四年结果,自给有余”。湖南省林业厅及宜春地区林业...
7121
改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50年代,都昌主要采取传统封禁措施对次生林进行培育。60年代始,全县在封山育林的基础上,实行封改结合、封造结合的方式改造次生林。主要采取“六砍六留”的抚育间伐型、封育型及封育改等改造措施,提高林分质量。到1986年全县共完成次生林改造36....
7122
第五节 林业基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4年后,都昌相继建立了杉木用材林、油茶林、油桐林、速生丰产林等4种类型的基地。杉木用材林基地:1974年,经省林业厅批准建立。范围包括武山、红光、朝阳3个国营林场和大港、盐田、鸣山、双桥、狮山、杭桥、土塘、化民、阳峰、汪墩、徐埠、张岭...
7123
基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4年后,都昌相继建立了杉木用材林、油茶林、油桐林、速生丰产林等4种类型的基地。范围包括武山、红光、朝阳3个国营林场和大港、盐田、鸣山、双桥、狮山、杭桥、土塘、化民、阳峰、汪墩、徐埠、张岭、北炎、春桥、苏山、左里、汪墩1 7个公社,规划...
7124
林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3年1月,县政府派技佐督导各乡建林场,至8月,仅于鼎新乡建林业基地1 4亩。民国34年,县农林场建立,“办理各种经济农业事业业务”。是年,各乡(镇)林场总面积达159亩。种植油桐、油茶、马尾松、杉树3.8万余株。民国35年,全县36个...
7125
第三章 林政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防火机构建国后,县人民政府贯彻中央关于“防重于救”的方针,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层层建立了护林防火的组织机构。都、湖、彭三县联防委员会:1955年1月8日,都昌、湖口、彭泽联合成立了3县武山地区联防委员会。各县轮流当班,每年召开一次会议。1...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