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441 / 3736
6601
梅雨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初夏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减弱,华南副高势力逐渐增强,冷暖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锋面,产生多系统降水,且时间维持较长,大致从5月下旬至7月上旬。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故俗称梅雨。又因这时期物品极易霉污,故又称“霉雨”。其间阴雨连绵、雨量大而集中...
6602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盛夏时,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全境,气团性质单一,天气晴热少雨.7月至8月是全年中最热的时期,日平均气温多在28-32℃之间,期间干旱少雨,月均蒸发量大于月均降水量,常出现干旱天气。其中轻度的8年/次,中度的12年/次,严重的6年/次,特大的3年...
6603
烂秋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北方冷空气逐渐增强南侵,遭南方暖气流抵抗后,常滞留江南,形成锋面雨。当大于0.1毫米的雨日大于或等于7天,即为烂秋天气。从1959年至1989年,共出现“烂秋”天气5年6次,频率为20%。1972年10月16日至1 ...
6604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如遇北方冷空气强烈南侵,气温急剧下降到20℃以下,并持续3天以上,就会使二晚空壳不实,甚至颗粒无收。时正值寒露节前后,故称“寒露风”。因危害程度不同,可分为轻重两型。轻型: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22℃;重型:日平均气温连...
6605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水灾都昌水患频繁。据记载,从唐朝元和十一年至清光绪八年,共发生水灾84次。其中山洪成灾15次,外洪内涝灾害69次。清康熙十五年,大雨弥月,湖滨泽畔几与鸥鹭为群,城垣崩颓数十处,民鬻子卖妻,生离活割,千村灶冷,万井烟寒。光绪八年五月,暴雨一昼...
6606
水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据记载,从唐朝元和十一年至清光绪八年,共发生水灾84次。其中山洪成灾15次,外洪内涝灾害69次。清康熙十五年,大雨弥月,湖滨泽畔几与鸥鹭为群,城垣崩颓数十处,民鬻子卖妻,生离活割,千村灶冷,万井烟寒。光绪八年五月,暴雨一昼夜,洪水没窗封门,...
6607
旱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据旧志及有关古籍记载,从东晋隆安二年至清光绪廿五年,共发生旱灾77次。明万历十六年大旱,米价飞涨。至次年又大旱,“死者枕籍于道,有挖树皮草根以苟延者”。明末崇祯六年至清初顺治四年的1 5年中,除顺治元年有降透雨记载,其它年份连续干旱,以至“...
6608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都昌又一突出灾害。危害较大,出现频率较高的主要是夏季雷雨大风和冬季寒潮大风。1983年4月1 3日至27日,先后4次出现风雹灾,其中尤以27日风雹为害最烈。计彻底倒塌房屋41 3栋,2478间,涉及1 033户,4132人;部分倒塌或严重毁...
6609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前,见诸史籍记载的病虫害主要是蝗、鼠害。民国18年,蝗灾,早稻减收5成以上,损失稻谷325吨。建国后,特别是60年代后,病虫害发生较频。从1958年至1989年,共发生较大病虫害17次,小灾几乎年年不断。1985年稻瘟病蔓延,酿成重灾。...
6610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低温冰冻雪灾、瘟疫、地震等灾害,一般出现频率低,成灾面积小,损失较轻。据记载,从明万历三十八年至1949年,全县共发生地震14次,均为震感,未成灾。民国7年夏大疫,大港漂水曹村,原数十户,幸存无几,云山村死30余人。民国18年,大雪封山,冰...
6611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据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县共有土壤面积1909181.4亩。可分为7个土类,13个亚类,47个土属,119个土种。分布于县境东南和北中部。成土母质主要是泥质岩类和第四纪红色粘土,次为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等;黄红壤亚类:分布在500米以上...
6612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土壤资源据1985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县共有土壤面积1909181.4亩。可分为7个土类,13个亚类,47个土属,119个土种。分布于县境东南和北中部。成土母质主要是泥质岩类和第四纪红色粘土,次为酸性结晶岩类风化物等;黄红壤亚类:分布在50...
6613
红壤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红壤有3个亚类,12个土属,32个土种。分布于县境东南和北中部。红壤亚类:分布在500米以下的高中丘区,面积为970081. 83亩,占红壤土类面积的98. 8%。可分为10个土属30个土种。成土母质主要是泥质岩类和第四纪红色粘土,次为酸性...
6614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黄棕壤划为1个亚类,2个土属,4个土种。分布在北西部春桥、左里、多宝、北炎、张岭、徐埠、苏山、汪墩、新妙、北山、七角、都昌镇、大树等乡的河湖阶梯以上,丘陵红壤以下,海拔30-50米的范围内。成土母质为下蜀系黄土。一般土层深厚,质地粘重,呈中...
6615
知识出处: 都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紫色土有2个亚类,4个土属,5个土种。面积共15531. 43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81%,其中自然土壤6014. 93亩,耕作土壤9526.5亩。分布在大港、鸣山、三汊港、大沙、西源、周溪等乡的中低丘地区。成土母质为白垩系的紫沙岩、砂砾岩...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