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434 / 3736
6496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四章 教学管理与研究 1986年以来,全县各级教育机构严格教学管理,不断探索、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第一节 教学管理 学制 1986 - 2000年,修水基础教育学制为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3年。20...
6497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五章 教育经费与设施设备 1986 - 2008年,修水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全县财政拨款教育事业费118640.1万元。23年间,校舍建设经由危房改造、“六配套”到扩改工程,建设改造校舍面积70. 22万平方米,实验教学和现代远程教...
6498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1986年,修水电化教学手段只有幻灯、录音。1990年,修水教育电视台在板山建成并开播。1992年,电视放像装备启动,仪器电教站装配摄像机、录像机各一台,各乡镇中心小学、中学、县直学校建立电视录像播放点,县一中、县三...
6499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七章教育行政 教育行政主要是建立和健全管理机构,创新管理机制,抓好教师队伍、学生学籍、学校安全管理和“两基”教育及教育督导工作。2008年开展整顿教师工作作风专项活动,组织专项督查,下发督查通报,评定优秀、良好单位、一般单位及整改补...
6500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八章 体育 1986 - 2008年,县政府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和公共体育设施投入,支持促进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和传统体育项目恢复,激励竞技体育向更高、更快、更好方向发展。同时引导体育产业发展,通过出售体育彩票和赛事商业化运作筹措体育经费...
6501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文化
6502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卷三十一 文化 第一覃 群 文化 修水具有悠久的群众文化传统和深厚的群众文化底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兴旺,一个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骨干,社区、村组文...
6503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二章 文艺创作 修水文风鼎盛,文艺创作活跃。一支实力雄厚的创作队伍在文学、戏曲、影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摄影等各个领域辛勤耕耘,一批精品力作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或参展参赛得奖。1986 - 2008年,是修水文艺创作百花争艳的辉...
6504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三章 大众传媒 《修水报》是全省两家拥有全国统一刊号的县级党报之一。1986年9月,板山电视转播台全面竣工,无线广播和无线电视信号覆盖全县。1991年,修水在全市率先开通有线电视。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传统媒体与数字化接轨,逐步形成...
6505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四章 图书 史志 档案 1986年后,县图书馆硬件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和学校图书馆(室)逐步增多,图书藏借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县公共藏书200多万册。图书发行量逐年攀升,县新华书店图书发行收入从1986年的100万元增加到...
6506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五章 文物 博物 修水文物遗产丰富,尤以“山背文化”遗址、黄庭坚文化遗址、佛教黄龙宗文化遗址、陈宝箴陈三立故居、秋收起义和湘鄂赣苏区旧址而闻名海内外。1986年后,继续挖掘、征集、整理文物,强化古色文化、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文博事...
6507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修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赣西北地方特色。2000年以来,挖掘整理非遗项目103个,其中全丰花灯、宁河戏和一圣仙娘花灯、抱子石传说分别列入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
6508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七章 文化市场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逐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统民族文化和商业文化共同发展,国家、集体、个人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市场体制逐步形成。修水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多次组织开展以扫黄打...
6509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医疗卫生
6510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卷三十二 医疗卫生 第一章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1986 - 2008年,修水的医疗卫生经历了由公益走向市场又由市场回归公益的改革过程。期间在办医主体,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投入,医疗卫生单位管理、经营、分配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