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图书馆
九江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九江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56040条
基础文献
32条
析出资源
12793条
图表
6522条
人物
10128条
机构
2969条
事件
18351条
地名
943条
专题
1323条
作品
2270条
实物
709条
知识出处
全部
九江市志(1991-...
庐山区志
湖口县志
彭泽县志
德安县志
九江年鉴2016
武宁县志
九江县志
九江年鉴.2006
九江县年鉴2012
九江市财政志(200...
九江年鉴2010
九江年鉴·2014
九江年鉴.2008
九江市志(1991-...
九江年鉴.2005
浔阳区志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
永修县志
都昌县志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
九江年鉴2017
修水县志
九江县志
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
九江年鉴 2011
九江年鉴2004
九江年鉴2015
九江市志(1991-...
修水县志
九江年鉴2009
九江市志(1991-...
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403
/
3736
6031
获奖项目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91年11月,修水县蚕桑星火计划成果获全国“七五”星火计划金奖。1992年12月,修水县“蚕桑r程高产技术配套及示范”由省科委主持在南昌市召开验收鉴定会,评定项目成果为省内领先,整体配套技术达到全国同类研究先进水平。7月,国家农业部和省...
6032
论文专刊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据不完全统计,1986 - 2008年,修水蚕桑技术工作者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蚕桑科技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的科技专刊20种,公开出版的有《农业实用技术》《养蚕技术》《蚕病防治》《桑树栽培》等,内部发行的有《蚕桑资源调查报告》《蚕病防治技...
6033
第二章 茶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修水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后唐清泰二年毛文锡《茶谱》载:“洪州双井白芽,制作极精”。宋时黄龙茶、双井茶“并称绝品”,双井茶被欧阳修誉为“草茶第一”。清道光年间,宁红茶异军突起,光绪年间进入鼎盛时期。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年出口国际市场约30万箱...
6034
第一节 种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种植
6035
面积和产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面积和产量
6036
面积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3年,全县有茶园面积6593公顷,为新中国成立后面积最高年份。1985年,全县有茶园面积5847公顷,其中投产面积4466公顷,至2001年全县仅存茶园1286公顷,为最低年份。主要是乡村茶场茶园面积缩减严重,三都垦殖场、修水茶科所等...
6037
产量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20世纪80 - 90年代,亩产毛茶约25千克。21世纪初亩产提高到30千克,仍低于全国35千克平均水平。国营茶场亩产较高,如漫江茶场等亩产超75千克;乡村茶场亩产严重偏低,其原因主要是乡村茶场的“低衰”茶园面积大且管理水平低所致。1985...
6038
种植和采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种植和采摘
6039
选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初,曾向安徽引进祈门种。20世纪50年代至1976年,运用群体分离性繁殖观察比较方法,在宁州群体种中选育4个具有优良性状的本地品种,分别命名为宁州1号、宁州2号、宁州4号和宁州7号。1978 - 1981年,从福建先后引进福鼎大白、政和...
6040
育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23年以前,茶苗采用有性繁殖,用种子直播或育苗移栽。民国23年,用插枝法试验无性繁殖育苗。新中国成立初,尝试埋枝法育苗。1953年,试验用短穗扦插育苗,1959年后全面推广扦插育苗。20世纪80年代初,修水茶科所实施宁州群体种扦插育苗,...
6041
栽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修水茶叶栽植历史上以丛式茶园为主。民国23年,尝试条列式茶园,未在茶农中推广。1956年,修水茶科所在宁州、良塘、南桥、芦塘、下路源等新辟条列式茶园133余公顷。1958年,在三都茶场新辟条列式茶园,继之在全县推广,1980年前全面实施。行...
6042
园间管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8年条列式茶园开始推广后,单行条列式行距150厘米常规茶园,一般为每年三锄一挖,春茶前后与夏茶后各浅耕一次,秋季深耕一次,也有不少茶场隔年深耕一次。21世纪新辟的密植茶园由于行间密闭一般免耕。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推行幼...
6043
采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宋代双井贡茶注熏采摘嫩度。清代采摘注重季节与老嫩分类,清明、谷雨问所采为芽茶,立夏所采为子茶,小满、芒种所采为红梗、白梗。民国时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摘者谓之头茶,第二、三次均依次相隔约1个月采摘,分别叫子茶和禾茶。新中国成立后注重采摘技...
6044
低产茶园改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后,各茶场逐步落实不同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乡村集体茶园由于效益低下,连年滑坡,之后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民散种茶树基本处于弃管状态。国营茶场和县属农垦企业茶场是主要原茶来源。1988 - 1996年,宁红集团公司投资300万元,对四都...
6045
基地建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2002年,修水和婺源县被农业部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同年修水将茶叶列入农业产业化“1116”工程,规划在2007年将全县茶叶面积恢复到6万亩。2004年5月,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的意见》,其后每年均出台推动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