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402 / 3736
6016
催青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20世纪80年代前,普遍推广木炭或煤油灯加温催青。1983年,县蚕桑公司在县城新建两间电热催青室,配备电热自控装置,由热风器、补湿器、电子温湿度自控器和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旋转圈组成,一次可催青蚕种14000张,填补了江西省新法催青的空白,居全...
6017
收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收蚁1986年,收蚁方法有纸包法和网收法。1991年始,推广使用收蚁袋收蚁法。
6018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l -3龄小蚕喜高温多湿环境,适宜集中饲养。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小蚕地坑木框育”小蚕共育技术。1984年3月,县蚕桑公司总结制定《小蚕共育管理办法》,对共育室场地选择、蚕种领运和补催青、蚕病防治、饲养、眠起处理、防止遗失蚕、小蚕分发、...
6019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4-5龄大蚕喜低温干燥环境,适宜开门开窗饲养,勤除沙,多分匾,充分饱食,适时J上桑和饲食,保持蚕座清洁干燥。修水大蚕饲养的方法主要有蚕匾育、蚕台育和地蚕育三种。地蚕育在室内用竹竿或木竿搭2-3层蚕台,铺上竹帘或木板,将五龄蚕直接放上饲养,不...
6020
上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传统上簇使用油菜杆、松枝、竹权等簇具。1981年,全面推广稻草蜈蚣簇,1982年推广纸板方格簇。1984年10月,修水方格簇推广项目获省农牧渔业厅技术改进成果奖。1990年成功制作稻草方格簇。90年代后期推广使用方便、耐用、结茧无斑渍的塑料...
6021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蚕桑病虫害防治
6022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主要病虫害多发蚕病主要有白僵病、血液型脓病。虫害引起的蚕病主要有蝇蛆病、壁虱病、螫伤病。农药中毒在蚕区也时有发生。
6023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采取“立足于防,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在生产上采取“彻底消毒,精心饲养,控制污染,超前防治”的技术措施。20世纪80年代后,重视环境消毒,养蚕前打扫蚕室四周的杂草垃圾,清理污泥污水及杂物,用石灰或漂白粉喷洒室内外场地。养蚕前清洗打扫蚕...
6024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3 -1989年,由于自然灾害和茧丝市场低迷的影响,年养种量不足1万张,产茧量徘徊在200 -300吨上下。1990年养种量近1.9万张,蚕茧产量突破500吨。1996年以后的5年间,由于国际茧丝市场低迷,养种量由6万张下降到3万张左...
6025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9年,创办县缫丝厂,结束农民自缫自织历史。蚕茧由供销社收购,1961年改由县缫丝厂直接收购。1970年由于蚕茧原料不足,县缫丝厂被迫停办,并入高安县缫丝厂,蚕茧由县土产公司统一收购外销。1984年9月县缫丝厂更名为县丝绸公司,随后成立...
6026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技术推广
6027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0年前,蚕桑生产属农业局管理,设立蚕桑组,负责蚕桑技术推广与培训。1980年1 1月,成立县蚕丝公司,为农工一体化管理机构,负责全县栽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各人民公社设立蚕桑站,负责本地区技术推广。1982年1...
6028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4-5月,省农业厅在广丰县蚕桑实验场举办第一期全省蚕桑技术训练班,修水选派10名青年农民参加学习,历时一个半月。1960年4月,县农业局首次举办蚕桑技术培训班,全县共有245人参加学习。11月,从浙江桐乡县聘请26名蚕桑师傅,分别...
6029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0年2月,开办征村公社蚕桑中学,首期招收学生30多人,县农业局委派蚕技干部定期到校讲授蚕桑技术课。1965年8月,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修水小斗岭分校开设两个茶桑班,学制3年,学习茶叶栽培和栽桑养蚕技术。1978年8月,江两共产主义劳动...
6030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科技成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