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388 / 3736
5806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包括全丰、白岭、路口、黄龙、余塅、古市、水源、大桥、上衫、石坳、溪口、布甲、港口、大椿等14个乡镇。共计141个村,2584个组,农业户63231户,农业人口 290828人。耕地面积13210.3公顷,其中水田9383公顷、旱地3827....
5807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包括东港、程坊、漫江、上奉、何市、黄港、黄沙、黄坳、征村、山口、复原、芭蕉山垦殖场等12个乡镇(场)。共计95个村,1314个组,农业户33681户,农业人口141708人。耕地面积1 1346公顷,其中水田9235公顷、旱地21 1 1公...
5808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农村劳动力
5809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全县农村劳动力267533人,其中男性153689人,占57.4%;女性1 13844人,占42. 6%。在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242641人,占90. 7%;从事工业、建筑业7309人,占2.7‰;从事服务业12872人,占...
5810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随着农村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普及,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升很快。县统计局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85年抽查213人,其中文盲半文盲40人,占18. 8%;小学121人,占56. 8%;初中41人,占19. 20-/0;高中以上1...
5811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9531. 23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1378. 03万元,占总产值的58.3%;林业1858. 82万元,占9.5%;畜牧业4974. 77万元,占25.5%;副业1197.5万元,占6.1%;渔业122. 1...
5812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96年,农业总产值98619万元,增加值68163万元,增加值占总产值的69. 1%,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是1985年的5倍、4.5倍。200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42132万元,增加值106385万元,增加值占总产值的74. 8%,...
5813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种植业产值11378. 0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9531. 23万元的58. 3%。1986年后,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开发蚕桑、茶叶、药材等传统优势项目,农业生产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87年,修水被列为全国...
5814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耕地面积与耕作制度
5815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退耕还林逐步实施以及水利建设占用和洪水灾害损毁等多种因素影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2008年,全县耕地面积37746公顷,其中水田27415公顷、旱地10331公顷,由于人口增长和耕地锐...
5816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耕作制度
5817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水田主要采取早稻一二晚一绿肥一年三熟耕作方式,部分采取早稻一二晚、中稻一绿肥一年两熟制,中季稻地区则以一季中稻(或一晚)一年一熟为主。全县水稻种植面积50066.7公顷,其中双季稻面积42333.4公顷,占水稻面积的84. 6%...
5818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2008年全县耕地37746公顷,农作物播种总面积64934公顷,复种指数为172%。相比1985年耕地面积减少5672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31885公顷,复种指数减少51个百分点。
5819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旱地耕作制度旱地通常采取种植一季红薯或大豆、花生、玉米一年一熟耕作方式,部分地区也有种植春粮一红薯、早大豆一秋玉米、春玉米一晚红薯等一年两熟耕作方式。1 992年,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技术,利用玉米株高特征与其他矮秆作物如红薯、花生、大豆、西瓜...
5820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68733.3公顷,占农作物播种面积97355公顷的70. 6%,总产27.3万吨。1990年播种面积70000公顷,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8. 8%,总产28.8万吨,为历史上产量最高年份。2003年播种面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