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385 / 3736
5761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以前,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由国家粮食部门统一经营粮油购销业务。粮油征购任务分配到公社,落实到生产队。1980年全县粮食征购任务39865吨,征购基数28570吨,征购任务一定5年不变。粮油销售根据不同情况,实行定量供应,称为...
5762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以前,生猪实行派购制度,任务分配到生产队,没有完成派购任务的单位不准自由宰杀生猪及猪肉由罔有食品部门统一经营,城镇非农业人口由食品部门发放购肉票定量供应。1985年取消生猪派购,实行合同定购,由国有食品公司组织生猪收购和上调,保证...
5763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以前,国家实行棉花统购统销,1985年改统购为合同定购。修水非棉花主产地区,只有征村、四都、杭口、马坳等乡镇有少量种植。棉花归口县供销社棉麻公司统一经营,在棉花产区设点收购或委托基层供销社收购,由棉麻公司组织对外调拨。1992年9...
5764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
5765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农业生产资料属国家计划分配物资,由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基层供销社统一经营。化肥供应指标按农作物种植面积逐级分配到乡镇和村组。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加大农业投入,农资需求量逐年增加,一些非农资经营企业和个...
5766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始,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逐年减少,物资流通实行计划分配与市场调节并存的体制。县物资局组织下属专业公司,在做好计划物资供应的同时,主动寻找货源,开展物资串换,调进县内紧缺物资。受物资部门委托经营物资的县二轻供销公司、县乡镇企业供销公司...
5767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商品实行计划分配、三级批发的流通体制。县级国有商业公司属三级批发站,按各自的业务范围,向省地一、二级批发站进货,负责向基层供销社和国有、集体、个体零售网点批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采购批发业务。至1985年,县商业系...
5768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在此期间,修水没有外贸出口权,只能从事出口供货业务,根据省市下达的出口计划指标,由县外贸公司收购或委托基层供销社收购,不足部分到外地采购调运,统一上送省外贸企业组织出口。主要出口产品有茶叶、蚕丝、药材、矿产品、土畜产品等30多个品种。199...
5769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流通企业体制改革
5770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7月,省市粮食部门在修水进行粮油企业体制改革试点,粮食系统企业建制全部撤销,重新组建粮油工业公司、粮油购销公司、粮油储运公司、粮油贸易公司、饲料公司等专业性公司,基层粮管所、粮站改为粮油购销站,全县共设立35个独立核算企业。是年底...
5771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1年9月,县商业局在饮食服务公司试行“统一管理,利润包干,超额分成”的经营责任制。1983年2月在县百货公司第三商场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984年,商业企业划小核算单位,改公司、中心店统一核算为门店独立核算。年利润5万元以上的单位实行...
5772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以前,县供销合作联社下属企业有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土产公司、茶果杂品公司。基层供销社设立8个区社以及太阳升乡和义宁镇两个直属供销社,区下属乡设分社。1985年,成立采购供应站,为全县国有商业之外的第一家采购批发企业。各个经营组织按照...
5773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2001年3月,县政府出台《修水县物资企业改制工作实施办法》,全面开展物资企业改制工作。由于民用爆炸物品是国家现行政策不准放开经营的项目,民爆物品服务公司保留国有性质,成立国有控股企业。其他物资企业国有资产全部退出,企业申请注销。新组建修水...
5774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7年8月成立修水县外贸公司,人员经费归口九江地区外贸部门管理。1979年成立修水县对外经济贸易局,与外贸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垂直管理体制不变。2001年,县政府制订《修水县外贸企业改革实施方案》,作为全县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单位....
5775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始,修水实行国家统一的“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财税管理体制。1994年,全面实行分税制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明确划分并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修水按照新的体制要求,健全收支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取得重大改革成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