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56040 条 383 / 3736
5731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全县水电装机容量14241千瓦,年发电量2784万T^瓦时,产值501万元。1996年,随着东津水电站和茶子岗等水电站竣工发电,装机容量扩大到8万多丁瓦,年发电量增至20861万千瓦时,产值4080.8万元,发电量和产值分别是1...
5732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20世纪80年代初,全县电网建设尚不完善,供电、用电均处于较低水平,只有县水电公司通过连接湘竹、山口、车联堰等水电站形成一个仅能覆盖县城及周边乡镇的小电网。1986年后,全面加强电网建设,1989年8月建成110千伏中心变电站,架设110千...
5733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电网建设
5734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9年以前,县电网仅有县城城南一座35千伏变电站,主变容量3150千伏安,电源由湘竹、车联堰、山口3座电站输送。1989年9月,修水一武宁110千伏输变电T程竣工联网运行,输电线路全长59. 62千米,东起武宁变电所,西连县中心变电站,...
5735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2007年完成列为农网改造3期工程的县城电网改造项目,投资1764万元。2006年7月,实施“户户通电”工程,投资1533万元,于当年11月完成,县电网覆盖全县所有地区,实现户户通电。因2007年冬季冰灾造成电网严重破坏,2008年投入资金...
5736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供电
5737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县水电公司下辖湘竹、山口、车联堰水电站,在县城南建有1座35千伏变电站,形成一个小电网,对县城和周边的三都、四都、庙岭、宁州、竹坪及山口乡镇供电。其他乡镇由当地小水电站自主供电,无水电站的乡镇利用柴油机发电,大多数电压不稳,供电...
5738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由县水电公司供电地区,按照国家定价收费;由当地水电站供电地区,供电企业自主定价,各地电价不一,普遍收费较高。农村供电并入县电网后,实行城乡不同电价,不同地区收费差异大。以照明用电为例,多数地区电价每千瓦时1元以上,有的甚至高出县...
5739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5年,县水电公司下辖湘竹、山口、车联堰水电站,负责县城和三都、四都、庙岭、宁州、竹坪、山口等乡镇供电,由公司统一核算经营。2000年,根据国家计委《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规定,发供电实行“厂网分开”,县电力公司分设供电公司和发电公司,供电...
5740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用电
5741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6年以前,受供电能力限制,用电处于较低水平。1985年,全县用电户26854户,用电量1063万下瓦时。其中工业用户85户,用电量53万千瓦时;农业用户1043户,用电量2万千瓦时;商业用户3029户,用电最64万千瓦时;居民用户22...
5742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9年4月,成立修水县“三电”r作领导小组,在县经委设“三电”办公室,由县经委副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作。1992年2月,“i电”办公室确定为常设事业机构,负责全县“三电”管理。
5743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强化计划用电管理,必要时对非计划内供电单位和地区拉闸断电,对超计划用电提高电价。下半年枯水季节县内供电不足时,努力争取省、市“三电”办追加用电指标。1992年7月,县内水电生产仅3000千伏安,但灯峰时段居民照明用电7500千伏安,仅此一项...
5744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1991年,下发《关于推广磁性槽泥节能改造电动机的通知》,要求定期改造因故障更换淘汰的电动机。通过改造的电动机效率平均提高22%,空载电能降低12%。同时,在工业企业推广节电应用技术、无功补偿节电技术和新型变压器。为鼓励节约用电,用电高峰期...
5745
知识出处: 修水县志 | 类型: 正文
安全用电将安全用电摆到发电、供电、用电各环节的首位,普及安全用电知识,严防用电事故发生。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电工安全生产培训班,坚持电1_=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