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686 / 4053
55276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永蓬(壶)邮线,全长80华里,经吾顶、汤城、蓬壶,夜宿达埔,2名邮差轮值,早上5时出班,次日10时返局。
55277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永华(美)邮线,全长108华里,经岵山,西向、夹漈,夜宿华美,再过蓬岛、诗山,梧埔山回永春,两名邮差轮值,上午6时发班,次日下午5时返局。
55278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蓬(壶)坑(仔口)邮线,全长53华里,经锦斗、玉斗到坑仔口邮差1名,三日一班,一天往返。
55279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蓬(壶)一(都)邮线,全长106华里,经锦斗、桂洋、,曲斗,夜宿一都,次日返蓬壶,邮差1名,三日一班,两日往返。
55280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县内干线邮路:50年代初,有5条步班邮路,1984年发展至8条,其中委办汽车邮路4条,即县城至一都96公里,至坑仔口49公里,至湖洋24公里.,至剑斗93公里,其余为自行车或摩托车投递邮路。
55281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1976年前有2名投递员,分城关段、五里街段。城关段兼城郊的桃东、化龙、卧龙、长安、张埔、洛阳、环翠、仰贤等村的乡邮投递;五里街段兼社山、吾江、半岭等村的乡邮投递。1977年后,各种报刊发行量增多,超过投递负荷,不再兼郊外农村投递。市内每日...
55282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投递邮件至各乡村的邮路):过去,农村不通邮,所有邮件由代办所悬牌招领。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邮线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58年实现社社队队通邮路,总长达到934公里(其中自行车邮路221公里)。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55283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清初年征银216两,清末年5764两。
55284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咸丰三年(1853)开征,名为“抽厦”。同治三年(1864)定为厘金,税率1%,即1厘,故名。后来征2—3%,最高10%。对百货、木植,坐贾、杂货等种类,征厘金正税以及附加二成。永春年征银6640两。
55285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按契价4%计征。.道光十年(1831),永春征银74两。
55286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光绪二十八年(1902)开征,永春年征银3000两。
55287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雍正八年(1730)开征,每斤征银4丝9忽,后增至1厘2毫5丝,征额不详。
55288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清初禁酒,乾隆以后每10坛(200市斤)征银2分,后征4钱。咸丰十年(1860)每斤征钱16文。光绪二十七年(1901),每缸征银1.6两。
55289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顺治九年(1652)开征,每当铺年征银5两,光绪二十三年增至50两。
55290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光绪二十四年(1898)开征,即在城乡市镇出租房屋,征收租金的10%,由房东和房客各负担半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