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60790条
基础文献
19条
析出资源
12423条
图表
4604条
人物
20672条
机构
2740条
事件
12042条
地名
858条
专题
5133条
作品
1815条
实物
484条
知识出处
全部
德化县志
鯉城区志
安溪县志 下册
泉州市洛江区志
石狮市志
惠安县志
晋江市志(1988-...
安溪县志(1991-...
晋江市志:简本
泉州市丰泽区志
德化县志.1988-...
晋江市志
永春縣志
晋江市志(1988-...
晋江市志(1988-...
南安市志.1989-...
南安市志.1989—...
德化县志1988—2...
安溪县志
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663
/
4053
54931
锦屏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景区
锦屏堂 在赤水乡戴云村李山,系陈姓李山始祖祠堂。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1989年重修。
54932
风阳堂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景区
风阳堂 位于美湖乡阳山村。系当地陈氏宗祠,始建于南宋。今为光绪十八年(1892年)复建。用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主体殿式楼阁结构,左右书院楼阁有如凤鸟展翅,院楼前壁开放两圆窗,状如凤眼。
54933
太祖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太祖拳为最早传入德化的拳种。享有声誉的拳师有: 王然(1779~1837年)擅长腾飞拳法,并谙折腿、飞沙伤眼之拳术。因脚力超群,博得“不是落地生根,而是落地沉江”的惊叹。 民国27年(1938年),陈奇峰加入华侨“国术馆舞狮团”,此后在马来...
54934
白鹤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白鹤拳传入德化的有“宗鹤”、“鸣鹤”等拳种。清光绪年间,永春拳师潘贞团到德化城关及赤水格设馆授徒。由此,白鹤拳在县内兴盛一时。其后,较有声誉的拳师有: 潘孝德 光绪七年(1881年)生于德化赤水街,20岁时已掌握白鹤拳108套技艺。民国17...
54935
达尊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达尊拳是五祖拳之一。早在19世纪30年代前后就传入德化,但长于达尊拳者不过一二。至20世纪60年代,达尊拳方得以发展。著名的拳师有林其塔,他不仅拳风古朴、技法丰富,还著有《技击入门》、《初探拳击的常见病》、《南拳较技》、《漳州武术史初探》、...
54936
龙桩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1949年后由著名拳师陈海筹从福州传入德化,主要分布于斜山、阳山。
54937
舞龙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县内舞龙,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前后出现于葛坑下玲一带,到清代嘉庆年间已流行于城乡。民国34年(1945年),风池舞龙队随同宝美舞龙队参加县抗日战争胜利庆祝活动。此后,宝美舞龙队常于春节、元宵、国庆节进行表演。1986年,县举行闹元宵...
54938
舞狮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德化的舞狮活动在明、清已很盛行.当时有龟洋、雷峰、铭爱、永蔫、吉岭、上地、上林、连山、姗龙、大铭等地二十多个舞狮队;漈上、丁墘、西敷、科荣的舞狮队还被依次称为“狮父”、“狮叔”、“狮兄”、“狮弟”。光绪元年(1875年)以后。舞狮技艺进一步...
54939
跳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德化跳绳运动始于民国。1956年,跳绳列入小学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次年,德化一中在县第三届人民体育运动会中创造跳绳新纪录。20世纪60年代以后,学生中仍有此活动,但跳绳比赛停止。
54940
踢毽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民国年间,已有儿童、小学生的踢毽活动。1956年,县小学体育运动会将其作为竞赛项目。此后仅作为民间一种体育活动。
54941
踢熊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民国年间盛行于农村,为小孩所嗜好。 一人四肢着地作熊状,面前置3块石子作“猎物”,严防被劫.戏“熊”者争抢“猎物”。如“猎物”全被戏“熊”者拿走,或戏“熊”者被“熊”踢中,均要顶替作“熊”。
54942
顾国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又称打亡国、护国、救国。顾国运动盛行于民国中、后期,1950年后逐步趋于冷门。 “顾国”者等分为两方,各竖一柱作“国都”。划线为“国界”.划定一地盘作禁区。交战时,一方拍及另一方身躯即算被“俘”,押入禁区;一方多数人被“俘”,而且“国都”标...
54943
打尺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又称“打七寸”。这种运动在民国年间农村儿童中较为普遍,1950年后遂渐消失。 参加入数不等,依次编为甲乙丙丁。备约两尺的木棒(长棒)、七寸的梭形短棒各一。地上画一直径约1.5米的圆圈。活动时,甲站在圈内,乙立于一定距离的圈外,甲以长棒敲击圈...
54944
冲关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又称“过五关”,1980年后仍盛行于农村。 参加者等分成挑战队、阻击队。地上画若干条间距8~10米的平行线为横“关”,并画一条等距于横“关”的线为纵“关”.视人数多少确定“关”口道数。若每队为3人则画成如图(1),若每队为5人则画成如图(2...
54945
踢框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民俗文化
又称“跳格”。为小孩所爱好,1980年后仍盛行于城乡各地。 活动时,把瓦片依次掷于地面上画好的框格,踢框者单脚逐格跳向末框格后,又将瓦片沿原路逐格踢回.踢框可若干人,逐个轮流,每踢完一框至末框,许得一丘田,即占用一框格(从1框始)。凡被划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