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650 / 4053
54736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马铃薯病虫害 危害最为严重的是晚疫病,其次是疮痂病。晚疫病在德化为间隙性发生,1980年、1983年为害最重。1983年全县马铃薯2.85万亩,发病面积1.99万亩,损失马铃薯1795吨。除上涌等高海拔地区受害较轻外,低海拔地区几乎绝收。
54737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小麦病虫害 主要是赤霉病,发病率常达8~10%。1963年、1964年,小麦赤霉病成灾,导致大面积减产。还有黑穗病、锈病、白粉病、蚜虫、蝼蛄、蛴地下害虫等。
54738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柑桔病虫害 主要有红蜘蛛、锈壁虱、潜叶蛾、矢尖蚧、吉丁虫、星天牛、吸果夜蛾、疮痂病、溃疡病、黄龙病等。
54739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茶叶病虫害 有炭疽病、茶梢黑点病、茶毛虫、茶叶蝉、螨类、大尺蠖等。
54740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猪 历代至民国系家庭饲养,饲料以菜、甘薯藤叶、甘薯等和细糠、饲料粮搭配。民国27年(1938年)全县养猪7745头。1949年,2.32万头。1966年,县农场推广干粉料喂猪。1970年后发展集体养猪。1971年推广醣化饲料喂猪,1984年...
54741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牛 德化历来饲养的有水牛、黄牛和少量的乳牛。大多为家庭饲养,草场闲地放牧。全县有300亩以上连片草场65片,37.7万亩,农林隙地草场37.4万亩,可供利用。民国27年(1938年)全县养牛2788头,1949年计1.18万头,1956年增...
54742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羊 全县饲养的羊大多属戴云山羊,因产于戴云山脉所在地而得名。1987年底存栏数5092头(其中专业户45户,饲养939头),比1949年的2230头增长1.3倍。19651982年,其中有7年,每年达万头以上。戴云山羊属中、小型肉用羊,毛色...
54743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兔 1987年,全县计15.34万只(其中长毛兔7935只),比1949年的10.52万只增长45.8%;1981年长毛兔多达2.4万只。兔的品种有福建兔和长毛兔。福建兔由本地野兔驯化而来,体型小,生长慢,属小型肉用兔;长毛兔,原称安哥拉兔...
54744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豚鼠 又名天竺鼠,俗叫番鼠、竹鼠,于20世纪20年代初从外地引进饲养。民国28年《德化县志》曾记载:“番鼠重斤余,耳小无尾,见人鸣叫”。番鼠毛色黑赤白相间,体型小,繁殖快。但因同群配种繁殖,有退化现象。
54745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猪 1964年,县畜牧兽医站在县农场推广猪人工授精,以后时断时续。1970年,三班畜牧兽医站又推广猪人工授精。奎斗村的外洋,一户农民饲养一头长槐杂种一代菜猪,体重265公斤,在县农展馆展览,引起群众饲养杂交猪的兴趣。1981年,县农场、上涌...
54746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牛 1981年,在三班乡推广良种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又从福州引进海福特、夏洛来、西门塔尔冻精,全县冷配黄母牛100多头,产杂交牛犊40多头。但由于杂交组合不当,其后代不大受群众欢迎;加上饲养管理差,牛犊成活率低,成活的牛犊都先后卖给外地,致...
54747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羊 1987年以来,用南江黄羊与戴云山羊杂交,生下杂交羊50多头,其体型比戴云山羊大,生长速度也较快,能适应德化县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同时,用成都麻羊与戴云山羊杂交,生下杂交羊10多头。 鸡先后引进的良种鸡有:来航鸡、白洛克、洛岛红、红康...
54748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兔 1960年以后,从浙江引进长毛兔.1982年,引进法系和德系长毛兔纯种数十对繁殖,并与原有长毛兔杂交繁殖。1987年,从大田县引进日本大耳兔、新西兰、比利时、青紫兰良种兔100多只,分别在上涌、雷峰、浔中等村农户饲养繁殖,并与福建免(本...
54749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蜜蜂 德化县有蜜源植物面积41万亩,可利用面积9.7万亩。饲养的蜜蜂,中蜂占80%以上。1958年,县医药公司养蜂场饲养意蜂100多箱,至1962年因蜂螨为害,饲养失败而停办。1978年,县养蜂场又引进意蜂,1987年饲养100多箱,每箱年...
54750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蚯蚓,又名地龙。1985年,浔中、盖德一带小部分农户专业饲养蚯蚓,品种为大平2号。后因铕路不畅,经济效益较差而停止养殖。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