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648 / 4053
54706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德化在明末清初就广泛种植甘薯。民国24年(1935年)面积达万亩,亩产鲜薯540公斤。1950年后,全县早甘薯每年种2万亩以上,主产区在浔中、雷峰、上涌、盖德、国宝、赤水、美湖、水口等乡;晚甘薯5000~8000亩,水口、大铭、春美、南埕、...
54707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知县桂振宇曾在德化劝民种麦。清乾隆10年(1745年)知县鲁鼎梅曾谕民种大、小麦。民国24年,全县种小麦600多亩,亩产9.2公斤。1949年种大麦97亩,亩产11公斤,种小麦1047亩,亩产13公斤。...
54708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清代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丁墘张顺宗从台湾带回马铃薯种,在浔中城关一带试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县始普遍种植。历年种植面积均达数千亩。1985年发展到2.48万亩,亩产424公斤,总产10492.6吨。1987年3.47万亩,亩产...
54709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木薯 又名畲婆薯,民国27年从厦门传入德化。1949年后,各乡普遍种植。1987年,全县种木薯5117亩,亩产479公斤,总产2449吨。木薯品种主要有红心叶和白心叶。1983年,从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引进6068木薯,在浔中村试种,质量较好...
54710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燕芋 1956年从永春县引进,在浔中乡一带零星种植。1957年各乡试种,随即普及全县。1987年,全县蕉芋发展到4135亩,亩产676公斤,总产2795吨。
54711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玉米 1950年前后农村均为零星种植。1985年全县种植134亩,其中秋玉米60亩,浔中、雷峰、赤水较多。品种主要有金山1号、金皇后、奥桂8号、奥桂12号等。
54712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大薯 1985年全县种植700亩,亩产250公斤,总产175吨。
54713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薯仔 又名淮山、山药,兼作药用,原为零星种植。1985年全县种植621亩,亩产250公斤,总产155.25吨。
54714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油菜 清代乾隆年间,知县鲁鼎梅提倡种植油莱。民国期间部分农村有少量种植。1949年,油菜面积95亩,亩产24.5公斤。1955年种植7078亩,亩产仅5.5公斤。1980年种植2567亩,亩产15公斤,主要分布在浔中、三班、盖德、南埕、上涌...
54715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花生 德化以种植春花生为主。1949年,全县春花生34亩,亩产78公斤。1950年后,历年都有种植。南埕、水口等乡较多。1959年,全县种植6364亩,亩产49.5公斤。1987年341亩,亩产106公斤。花生种沙田产量较高,种土田产量较低...
54716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大豆 1949年,全县种大豆63亩,亩产36公斤。1984年,下涌、曾坂春大豆达300亩,全县秋大豆1579.5亩(包括田埂豆)。1987年,全县春大豆321亩,亩产93公斤;秋大豆1467亩(包括田埂豆),亩产52公斤。春大豆品种有白豆子...
54717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芝麻 又名油麻,有黑白两种,大都零星套种在甘薯畦边。赤水、美湖、大铭、春美、桂阳、杨梅、葛坑、水口、汤头、上涌等乡种植较多。1985年,县农业局从南安调进芝麻种子15公斤,发动全县各乡村农民套种在甘薯畦边,计达2880亩,亩产5公斤。
54718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小白菜 有上海青、四季小白菜、壳青莱、四月漫、苏州青、中棋白、高棋白、北京仙鹤小白菜等。
54719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大白菜 有斗形大白菜、78—3白菜、山东2号、株选尾白、鲁白1号、优山包、山东4号、早4号、凤尾白、济77—5白菜、莲花白、金钢槌大白莱等。
54720
知识出处: 德化县志 | 类型: 物产
甘蓝(包菜、卷心菜) 有日本100日甘蓝、平头(顶)甘蓝、潢苗甘蓝、京丰1号甘蓝、80日甘蓝、100日甘蓝、120日甘蓝、泰协3号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