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0790 条 3631 / 4053
54451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疾病
最早发生于1985年,在青阳、陈埭、罗山、深沪、内坑7个乡镇36个村流行,病鸡1723头,发病率达0.074%。1988年发展到安海、磁灶、深沪、陈埭等11个乡镇75个村,发病鸡18765只,发病率达0.432%。
54452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疾病
分别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消灭。
5445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马尾松林在晋江县分布面积较广,海拔100—500米丘陵、台地均适宜生长,面积40750亩,多数为人工林及人工促进天然更生。
54454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杉木林的栽培是1974—1975年从泉州罗溪林场、南安县引种来的,采用大寮壕带状整地、改土保肥、密植造林。主要分布于紫帽、磁灶的倒桥、太昌、山仔,内坑的宅内、天亮、安海的灵水、曾林、大山后。海拔50—150米埔地、山洼、山谷、崩沟及西南坡中...
54455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池杉林是1979年从湖北省武汉地区引种而来,小面积种植于晋东平原陈埭镇的江头、桂林及永宁沙堤等地,海拔50米以下。
54456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黑松是1961、1963年从山东省及福建平潭县引种的。主要分布于沿海低丘及中部灵源山、宝盖山、石刀山、高洲山中上部,五里埔、马坪埔也有零星分布。
54457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湿地松于1986年从东山县赤山林场及磁灶上厝引种。当年即大面积推广,主要分布于沿海乡镇及水土流失严重的磁灶、罗山的罗裳山脉一带。
54458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主要树种有青岗栎、卡氏栲、樟树、板栗、木棉、枫香等。
54459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相思树遍布晋江县所有的丘陵、台地、平原以及沿海一带,适应性广,生长良好,是薪炭和水土保持理想的乡土树种。
5446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木麻黄林 木麻黄1958年由福建省林业厅从广东引种到深沪湾,种植成功后,开始向全县推广。 木麻黄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低丘、台地、海岸沙滩、沙丘地,为人工营造的防风固沙林及农田防护林。生长迅速,抗风力强,是沿海地带防风固沙、提供燃料、用材、保护...
54461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柠檬桉多分布于低丘中下部、台地、沿海、平原。15年生,树高可达22米,胸径34厘米,最大达40厘米;7年生平均树高10—12米,平均胸径12—14厘米,最大达18厘米。
54462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该群系分布于西、西北及中部一带,总盖度50—80%。 乔木层盖度50—60%。14年生,树高5—6米,最高7米,平均胸径7—8厘米,最大9厘米。 灌木层盖度20—30%。高20—30厘米。
5446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该群系分布于石刀山、母仔山、高洲山的中上部。 乔木层,高4—7米,最高8.5米,胸径4—8厘米,最大10厘米。马尾松生长比黑松好。 灌木层盖度40—70%。高30—40厘米。
54464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该群系主要分布于蚶江石壁、祥芝双湖、青阳洪宅垵、永和坂头、山前等地。群落总盖度70—90%。 乔木层盖度60—80%。树高6—10米,最高达12米,平均胸径8—10厘米,最大达16厘米。层内常伴生马尾松、桉树等。 灌木层盖度30—40%。高...
54465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植物
该群系分布于沿海深沪镇华海村、首峰村以及砧头林场,总盖度70—80%。 乔木层盖度60—75%。7年生,树高7—8米,胸径10—12厘米,最大16厘米。柠檬桉长势比木麻黄好,树高10—11米,胸径12—16厘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